稀土和芯片,某種意義上是完全一樣的概念
美國能拿高端芯片卡中國脖子,是因為早期高端芯片和高端PC并不是剛需,整個工業鏈條上這個東西都不是走量的產品。西方做的早,物美價廉,市場容量有...
稀土和芯片,某種意義上是完全一樣的概念
美國能拿高端芯片卡中國脖子,是因為早期高端芯片和高端PC并不是剛需,整個工業鏈條上這個東西都不是走量的產品。西方做的早,物美價廉,市場容量有限。且軍工之類關鍵領域可以通過成本空間等手段做到一定程度的替代,所以東大整個行業發展就落下了。
直到芯片發展到一定程度,足夠密集化小型化,帶動了智能手機成為互聯網下半場,原來小體積高性的高端現在能成了剛需,外加美國在發現中國有部分苗頭后開啟了圍堵之路,放大了中國在芯片上的長期缺位導致的歷史欠賬。再加上最近幾年的AI爆發,客觀上可以認為是芯片應用方向西大再次找到了對的產品路徑,放大了芯片技術上的優勢,于是這個領域東大就避無可避,必須奮起直追,對抗也愈發激烈。
但是芯片并不是個不可解的問題,只是他需要中國相關行業至少10年左右追趕的時間。
稀土是完全相同的故事,中國現在能拿稀土卡美國脖子,也純粹是因為早期稀土元素市場空間有限,我們在這個方向上做的早,且物美價廉吃下了市場。直到材料科學最近若干年爆發了一波兒稀土在電磁器件領域的突破,不斷有利用稀土元素在電磁電機材料上做出突破,導致產品大幅更新換代。而最近若干年剛好爆發到工業和汽車領域,都因為電磁方向的突破,在新能源方向突飛猛進,或者說在電氣化領域大幅進步,導致原來的工業維生素級別用量和用途,擴大到成為了主材的地步。
關鍵是美國現在還在搖擺,他現在手里還有中東油氣產區的控制力,而且有自身在油氣能源,特別是頁巖油領域的技術積累。于是一方面兩黨還沒有就是不是要去追東大在新能源方向打架,另外一方面稀土也需要他至少5-10年級別的追趕,所以東大還會有相當長的周期可以靠稀土去卡對方脖子。
美蘇爭霸是明面上是制度意義上的爭霸,雙方在舊工業時代,在油氣都有稟賦,工業上有一爭高下的能力,然而蘇聯在信息化上輸的一敗涂地,導致最終越發展越退回到純能源國的位置上。甚至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還信以為真以為是制度問題。
而中美是正兒八經兩個工業國之間的爭奪。
由于東大在能源領域的弱雞稟賦和在傳統油氣富集區域外交資源上的弱雞。西大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是完全看不上東大,一直擔憂的都是有能源底子的大毛復活。正是這份低估,導致西大低估了東大在工程師人才,科技方向上的投入,沒想到下個時代底座級別的科技會由東大引領。
在能源上弱雞的東大意外開啟了工業下半場,在電磁電氣化上開始具備上桌的能力。放任東大在工業領域有了巨大的發展,同時錯誤估計了東大在地產金融化毒癮上的問題,未曾想到東大能在發現新能源苗頭后,立刻戒毒重投工業。原本以為可以輕易拿捏的毒癮,居然沒起到應有的作用,導致西大錯過了最佳的圍堵時間,眼睜睜看著東大長成了自己控制不住的樣子。
如今兩強相爭,不要覺得西大工業已死,信息時代的底座互聯網是西大的強勢領域,油氣能源的底座也是西大的強勢領域。他手里還捏著全球金融的大殺器。要不是他“制度優勢”觸發了黨爭,現在很難說誰更難受一點兒。
茍住把戒毒的不適應期熬過去,把工業頂上來。長期看好東大在人力資源總量和質量上的稟賦,必不能像大毛一手的好牌,打成現在的樣子。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1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