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主動不拒絕,知己知彼。這就是策略!
1. 什么叫不主動不拒絕?
面試官問你期望薪資?不要答具體數字,就問對方薪酬結構,然后表示相信公司會給一個合理數值;
當然面試官不會這么容易...
不主動不拒絕,知己知彼。這就是策略!
1. 什么叫不主動不拒絕?
面試官問你期望薪資?不要答具體數字,就問對方薪酬結構,然后表示相信公司會給一個合理數值;
當然面試官不會這么容易放棄,會繼續追問你的期望或者最低接受薪資。那你可以這么回答。
①你的能力、經驗和崗位非常匹配,有加入公司的意向;
②相信公司對我的面試表現有客觀的評估;
③我期望在過往薪資基礎有漲幅(漲幅多少,自然公司去評估了)
這樣回答的好處就是我不亮底牌,把這個“球”踢回給了面試官,讓他先出價。
2.什么叫“知己知彼”?
崗位薪酬由什么決定? 有一個理論叫“3P+M”理論,大部分企業設置薪酬都是圍繞這個模型去的。
簡單來說就是某個崗位的薪酬水平由崗位、能力、績效、市場水平決定;當然,還有特殊原因比如緊急程度、稀缺程度等。
“知己”的意思是:
①崗位的匹配度;

這是你薪酬談判的基礎,掌握主動全的前提條件;
②技能的稀缺程度:
這就是供求關系的問題,崗位越稀缺越值錢主動權越大。
有些細分賽道的專家行業就沒幾個人,企業都在想辦法留人。如果要去挖,一般的漲幅或者只有薪資漲幅能行?
③行業屬性及大環境
過去大家普遍認知是跳槽漲幅30%是標配。
以地產高峰期為例,漲薪50%才是標配;而當下,失業率很高的情況,就業都成問題,多少人換工作能漲幅能到30%?
④自身薪酬水平
如果你的薪酬已經是行業頂尖水平或者是同類型崗位上線,那么薪酬就很難有比較大漲幅。
當然,有部分求職者在某家公司待的比較久,按內部薪酬機制,薪酬可能遠低于市場水平,那么談薪時就有必要結合市場水平要求漲幅高一些。
“知彼”的意思是:
①崗位的市場價位;
你應聘的崗位在市場上值多少錢你要有大概的概念!
成熟企業都有一個市場價位,與行業、發展階段、公司規模、市場地位、薪酬策略有差異。比如,電商運營總監,一般的可能在50萬以下;有些年薪卻能遠超百萬。
各位可在招聘網站上搜索同行業、同等規模企業該崗位的薪酬范圍。
②薪酬結構及崗位預算;
談薪談薪,要有整體薪酬概念,比如:
待遇A:20k,單休,有社保(基數低)無公積金,常加班無加班費,年假少;
待遇B:17k,雙休,社保公積金最高標準,基本不加班且有加班費,年假按法定執行。
你會選哪個?

所以,要有整體薪酬概念,包括薪酬結構、福利、休息休假等等。那么在面試環節,就可以主動向面試官問清楚這些。
當然,薪酬談判的前提是有的談,如果你超預算太多那基本很難談成。
③招聘崗位的核心勝任力;
判斷出這一點,那就在面試中一個勁突顯這一點,就是告訴面試官我符合、勝任這個崗位要求。
④企業的發展階段及崗位緊急程度;
企業在快速擴張時期一般是舍得給錢的,比如互聯網、地產企業擴張,漲幅50%很正常,薪酬翻倍也不少。
如果是成熟期、衰退期的企業,薪酬機制就比較穩定難以有突破,比如現在的地產行業,大幅降薪才是常態。
如果面試中面試官表現出崗位很急希望你早點到崗,那么在主動權又增加了幾分。
總結為一句:不主動透露自己的底牌,做到知己知彼。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1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