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是唯一 一類普遍有冬眠-繁殖同時進行的哺乳動物群。
我們對冬眠動物的狀態通常描述為體溫降低、代謝率明顯降低、同時冬眠與繁殖是沖突的,即雄性不產生精子,沒有妊娠現象、抑制母乳分泌...
蝙蝠是唯一 一類普遍有冬眠-繁殖同時進行的哺乳動物群。
我們對冬眠動物的狀態通常描述為體溫降低、代謝率明顯降低、同時冬眠與繁殖是沖突的,即雄性不產生精子,沒有妊娠現象、抑制母乳分泌等;
但是對于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蝙蝠來說,夏天很短,不足以進行交配,妊娠,哺乳,斷奶以及在冬眠前把幼崽喂養到可以冬眠的程度。蝙蝠通過冬眠-繁殖模式,克服了這個問題,使得幼蝙蝠在年初出生,以確保在冬天之前完全發育。
第一種策略是精子儲存或延遲排卵。精子儲存在雄性附睪尾部或輸精管的地方,或者交配后,即冬眠前,精子儲存在蝙蝠子宮和輸卵管中,無論是在附睪還是子宮中,精子都可以存活數月并保持健康。雌性的排卵從從冬眠中醒來后約1-3天才開始。然后卵子受精,幼崽在夏天出生。比如湯森大耳蝠。

第二種策略是延遲著床。蝙蝠在秋季交配后,卵子立刻受精,受精卵然后經歷幾個單細胞分裂產生初始胚胎,然后懷孕時子宮內有未著床的囊胚。春季,囊胚著床后,冬眠會永久喚醒,胚胎發育也會恢復,分娩發生在春末。這可以在長翅蝙蝠(Miniopterus)或灰毛蝠(Lasiurus cinereus)中看到。


參考文獻:
1、doi:10.1371/journal.pone.0006070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1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