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你的寶寶沒有老師,手機,Pad、各種各樣的APP,手到擒來,一看就會,小手點點畫比你玩的還滑?這是神馬嗎?我們家養了個天才寶寶?跟著小編看看。
為什么孩子玩手機比你還溜?
一項新研究發現,孩子們更容易解決這個問題,因為他們的思維更靈活——換句話說,腦洞更大。 在實驗中,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4-5歲的孩子甚至比大學生更擅長理解這種玩具的原理。 艾麗森,心理學家·戈普尼克(AlisonGopnik)克里斯托弗和她的同事克里斯托弗·盧卡斯(ChristopherLucas)想知道為什么孩子的大腦如此善于快速學習,所以他們找到了100名4-5歲的幼兒園孩子,帶他們進入實驗室,給他們一個音樂盒。要把音樂放在這個盒子里,必須把各種形狀的粘土塊放在上面。實驗者首先向孩子展示不同形狀和組合的結果,然后讓孩子試著自己啟動音樂盒。 我們想知道一個很小的孩子是否能意識到因果關系。戈普尼克說。作為對比,他們還測試了170名本科生。出乎意料的是,孩子們不僅非常擅長做這種事,而且比成年人做得更好。 那為什么一群連鞋帶都系不上的孩子比成年人更擅長玩這些設備呢?要知道,按照傳統觀點,這個年齡的孩子不應該理解因果關系的抽象概念。 戈普尼克認為,這是因為孩子們以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 孩子們會嘗試各種新穎的想法和不尋常的策略。例如,如果孩子們看到方形和圓形可以讓音樂響起,他們會立即想到把一個方形和一個圓形放在音樂盒上,即使實驗者根本沒有這樣做。 這種靈活、流動的思維,探索每一個看似不太可能的假設,都是孩子的思維特征。探索性學習對孩子來說是很自然的。相反,成年人只會一步一步地跳到最明顯的計劃中,然后停留在上面,即使這個計劃實際上不起作用。這種狹窄而固定的思維方式對某些問題可能很有用,但戈普尼克說:當問題的解決出乎意料時,孩子們更擅長解決它們。
二、孩子愛玩手機怎么辦?
雖然孩子們喜歡玩手機,玩得很滑,但經常玩手機對眼睛和身體的傷害是不言而喻的。寶寶經常玩手機怎么辦? 大多數孩子對手機游戲的理解來自成年人,所以成年人不應該在孩子面前玩手機游戲。此外,為了哄孩子,一些家長主動拿出手機給孩子玩,這樣一旦孩子體驗到了游戲的快樂,以后就很難剎車了。 如果寶寶沉迷于手機游戲,家長可以觀察寶寶喜歡玩手機的哪一部分,比如他喜歡聽音樂,比如他喜歡用手按數字鍵,比如他喜歡看手機鮮艷的顏色,然后用玩具代替手機。 給孩子買個手機玩具作為替代品,或者直接買個手機模型,也可以試試。 如果孩子不能完全遠離手機游戲,建議家長一方面與孩子約定游戲時間,讓孩子有選擇地掌握時間,另一方面轉移注意力,鼓勵孩子參與集體活動,與同齡人溝通,參與戶外活動,拓展視野和興趣。 當孩子哭著玩手機游戲時,首先找到其他玩具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不要心軟,不要哭著滿足他們,不合理的要求,然后哭又不能滿足。 孩子愛玩手機怎么辦?父母應該用巧妙的方法幫助孩子戒掉,不要盲目責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