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寶寶學步期的發育。
第一階段(十至十一個月):這一階段是嬰兒開始學習走路的第一階段,當父母發現嬰兒可以穩定地站立時,他們可以開始嘗試走路!
第二階段(十二個月):蹲在這個階段是一個重要的發展過程,家長要注意寶寶站——蹲——站立連貫動作的訓練可以增強寶寶腿部的肌肉力量,訓練身體的協調性。
第三階段(十二個月以上):這個時候寶寶可以用東西走路,然后一定要讓寶寶學會放手,走兩三步。在這個階段,有必要加強嬰兒平衡訓練。
第四階段(13個月左右):此時,除了繼續訓練腿部的肌肉力量,以及身體和眼睛的協調,父母還應該專注于訓練嬰兒適應不同地面的能力。
第五階段(十三至十五個月):嬰兒已經能夠走得很好,對周圍事物的探索也逐漸增強。此時,父母應該滿足他的好大廳,使他們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意義:
當嬰兒開始行走時,有以下三個條件:
1、嬰兒可以自主握拳,隨意使用手指和腳趾;
2、嬰兒腿部肌肉的力量足以支撐自己的重量;
3、嬰兒可以靈活地轉移身體各個部位的重心,并知道如何使用四肢,上下肢運動的發展也可以很好地協調。
二、關注骨骼問題:
有些嬰兒在學習走路時會踮起腳尖走路,這是正常的還是異常的?劉醫生說,父母可以觀察嬰兒踮起腳尖走路的頻率來判斷是否異常。如果嬰兒踮起腳尖走路,有時會恢復正常狀態,就不用擔心了。一般來說,嬰兒大約三歲后,運動協調發展成熟,在此之前不必太擔心行走不穩定。
許多剛學會走路的嬰兒最容易發生扭傷,此時嬰兒通常不能表達得很清楚,父母應該仔細觀察嬰兒的一舉一動來了解。劉醫生說,父母應該仔細觀察嬰兒是否走路,還是躺在床上踢,看看他們是否能踢得很好。此外,他們還可以按壓嬰兒腿的所有部位,看看嬰兒是否會感到疼痛。
1.父母給予的輔助方法:
第一階段:家長可以用學步車或學步車幫助寶寶忘記走路的恐懼,學會走路。
第二階段:訓練寶寶學蹲:——父母把玩具扔在地上,讓寶寶自己撿起來。
第三階段:父母可以站在兩端,讓寶寶慢慢從父親的一端走到母親的另一端。
第四階段:讓寶寶練習爬樓梯,比如家里沒有樓梯可以用家里的小椅子,讓寶寶上下練習。
第五階段:木板可以放置在高、低的斜坡上,但傾斜度不太大,讓嬰兒從高到低,或從低到高,此時父母必須在一邊,以防止嬰兒摔倒。
根據上述五個階段步行動作的不同發展,給予不同的輔助方法。
2.建議輔助工具:
步行車、樓梯、木板、小椅子
注:嬰兒在使用學步車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最好等到寶寶七個月大,能夠支撐頸部,平穩坐立時再用。
2、步行車的高度必須適合嬰兒的身高,不得過高或過低。
3、以不超過20分鐘為原則,每次使用時間不宜過長。
4、在成年人的視線范圍內使用學步車。
三、安全環境安排:
學會走路的嬰兒比以前的動作更危險,父母可以花更多的時間關注環境安全。除了家庭環境的安全外,父母還可以幫助嬰兒穿防滑鞋和襪子,以防止嬰兒摔倒。
陽臺:一旦嬰兒學會走路,到處走是不可避免的,引導父母特別注意嬰兒走到陽臺上。無柵欄或欄桿高度小于85cm,欄桿間隔過大(超過10cm),或陽臺上有小凳子……很容易讓寶寶誤爬,造成危險。
家具:家具裝飾應盡量避免妨礙嬰兒學習行走,父母應將所有危險物品放置在高處或移除,并注意所有家具的尖角,防止嬰兒碰撞。
門窗:寶寶開關門容易夾傷,家長可以用門防夾墊避免危險;至于窗戶,最怕寶寶走到窗前玩窗簾繩,容易被繩子纏住窒息。
抓住最好的輔助機會
嬰兒在整個嬰兒期的運動發育是否正常,與生理健康和未來的認知發展有關。如果嬰兒的運動發育受阻,它不僅會影響未來的學習,而且會形成心理障礙,所以父母應該始終關注嬰兒在每個階段的運動發展。
四、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
1.尿布是嬰兒最貼身的物品之一。在嬰兒學習步行期間,合適的尿布將對促進嬰兒學習步行起到很好的作用。那么,這里就涉及到紙尿褲的選擇。什么樣的尿布適合學步期的寶寶?首先,從外觀上看,臃腫肥大的尿布肯定不受寶寶的歡迎,不僅笨拙,而且不利于寶寶的步伐。窄襠設計是個不錯的選擇哦,寶寶穿著輕松自如,豪不妨礙寶寶的運動和學步。當然,面對活躍、探索、每天在摸爬滾打中度過的寶寶。尿布必須舒適、貼身、干燥、吸收快、防漏。只有滿足這些條件,寶寶的小屁股才能處于舒適的環境中,不用擔心寶寶玩久了會側漏或者小屁股會出尿布疹。此外,我個人認為側腰圍彈性強,拉伸強度好,因為現在中國大多數嬰兒都是胖嬰兒,肚子和腿上的小肉不能小,如果側腰不是彈性腰圍,拉伸強度不夠好,但會支撐嬰兒的后腿。所以,寶寶尿布的選擇不能忽視哦,一定要精心挑選哦。
2.學步的時候鞋子也很講究,太大,鞋子跟不上腳,容易摔倒,不利于腳的發育,不利于寶寶學步。最好選擇大小合鞋,鞋底柔軟的鞋子。
3.衣服要合身,不要太大太松,否則很容易給寶寶造成障礙。
學會走路意味著什么?
學會走路意味著嬰兒已經脫離了幾乎完全依賴父母的時期。如果你知道蹣跚學步的嬰兒發生了什么,那么你和你的孩子之間的關系就會非常和諧和親密。
當每個孩子都學會走路時,就像一扇門在他們面前打開一樣,他們可以獨立地探索這個神秘的世界。自由行走給嬰兒帶來了新的生活,他們的情緒和行為會隨著學會自己行走而發生很大的變化。
1.嬰兒不再是嬰兒了。
雖然你的寶寶只是搖搖晃晃地邁出了一小步,但從現在開始,他們的情緒和行為發生了變化,并有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對于剛學會走路的嬰兒來說,這是一個讓他興奮和擔心的時期。一方面,他們渴望接近父母,另一方面,他們有獨立和探索的欲望。當他們走得很遠或跑開時,他們總是關注父母,恐怕他們走得太遠了;此時,母親和父親得到了第一個可怕的暗示:他們的孩子不再是嬰兒了。
學會走路,嬰兒不再完全依賴父母,他們發出了獨立的信號。如果你知道寶寶的變化,你知道你的寶寶期望什么,那么你和寶寶的關系就會更加和諧和親密。
學會走路后,寶寶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2.他形成了自己的個性
如果你問一位母親她的孩子在學會走路之前的情況,她可能會把他描述成一個非常安靜和悠閑的孩子。然而,在他學會了邁出第一步之后,他似乎改變了一個人。他總是搬家,變得無法控制。
嬰兒意想不到的個性特征開始出現,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可以找到很多這樣的例子,結果是嬰兒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當然,也有一些最初敏感的嬰兒變得更加謹慎。
父母應該做什么?
接受孩子的新個性。要避免催促謹慎的孩子,也不要打消大膽孩子的熱情。盡量保證她的安全。
保持一致性。只有明確的常規才能讓一歲的孩子在情緒騷動時知道如何去做,所以他們應該為孩子制定一些行為規則,并要求他們始終遵守。
3.離不開爸爸媽媽
嬰兒學會走路讓他非常興奮。他對自己的新技能著迷,但同時,他周圍總是充滿危險。喜歡四處走動的嬰兒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樣讓成年人總是抱著或抱著他們,這讓他們感到一些成長的痛苦:他們不能像以前那樣依賴父母。
嬰兒學會走路幾個月后,與父母分離的恐懼越來越深,這是一種普遍現象。他們會在父母離開時大聲哭泣,以表達他們內心的恐懼和悲傷,他們會更加警惕"監視"父母的一舉一動,或者當陌生人出現時,他們就靠近父母。嬰兒把父母當作安全的基地,他們會繞著父母走幾步,然后跑到父母身邊。
父母應該做什么?
讓孩子們在玩游戲時感到安全。例如,做"你跑我追"游戲等于告訴孩子運動是安全的,因為父母會追他,保護他。
在你離開之前,讓你的孩子做好心理準備。創造一種讓孩子感到輕松的再見和問候的方式。當你想離開這個房間一段時間時,你應該讓你的寶寶知道你會在一段時間后回來。
4.發展的某些方面已經倒退
剛學會走路的嬰兒最需要小心的是腳底必須穩定,他們會在一段時間后逐漸穩定下來,這是非常正常的。但當他們的行走技能越來越強時,某些方面的發展正在下降,比如他可能會忘記他所學到的單詞或單詞。
如果你看到你學會走路的孩子又回來爬行,你一定不要驚訝。這很正常。因為跌倒或受傷后,他們意識到爬行會更安全。
父母應該做什么?
洞察孩子發育倒退的跡象。如果你的寶寶纏著你抱著他,哄他睡覺的時候多抱抱他。如果他不想走路,可以給他玩玩具,誘導他多走。
重新激發嬰兒對說話的興趣。如果你的寶寶在語言發展方面遇到障礙,你可以經常給他講故事,和他說話,問一些問題,然后停下來等他回答。
5.不達目的不罷休
如果嬰兒能走,他就想跑;一旦他站起來,他就想爬上去。不幸的是,他們的運動能力并不能讓他們這樣做。在嬰兒遇到挫折后,他們的愿望更強烈,更符合他們自己的要求。他們會讓你幫助他拿走他想要的東西,或者他把他想要的東西從架子上拉下來。一旦他自己的行為能力能夠滿足他的愿望,他就會更有信心。
父母應該做什么?
不要采取高壓手段。給寶寶各種選擇,把一些潛在的沖突變成輕松的游戲,鼓勵寶寶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愿望。
伸出援助之手。當你的寶寶不能實現他的愿望時,給他一些輕微的幫助。讓你的寶寶知道你不能做什么來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