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開始學會走路了。我不再喜歡媽媽擁抱,而是喜歡自己走。我媽媽總是認為我走得很慢,說我不聽話。事實上,這是因為我的行走敏感期已經到來。
學會走路啦
當我八月大的時候,我總是想站起來。當我媽媽把我放在她的腿上時,我會用力推。媽媽總是說我把她的腿踩得很痛。等到11個月,我漸漸能自己蹣跚行走,便樂此不疲。我喜歡不停地走,因為當我走路的時候,我覺得我的世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我看到我喜歡的東西時,我不再需要媽媽的幫助,而是自己去拿。這讓我很開心,自己做決定的感覺真好。
然而,我不會把東西放在位置上,所以我走過的地方很亂。正因為如此,我媽媽似乎不喜歡我自己做決定。她總是喜歡把東西遞給我。然后我不得不把東西扔得更遠,然后自己拿。
摔倒,爬起來
現在我已經開始學習向前沖,結果很容易摔倒。每次我摔倒,我媽媽都會馬上跑過來,非常緊張,問我:寶貝,你怎么樣,不是很痛苦嗎?媽媽幫你走了。事實上,我一點也不痛苦。但跌倒的次數更多,我媽媽總是很擔心,讓我覺得摔倒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慢慢地,我開始害怕,自然不敢獨自走路,讓我媽媽幫忙走。
爸爸總是說我只是沒有很好地掌握平衡。什么是平衡?當我摔倒時,爸爸會用一只熊逗我站起來走過去。我向前走了一步,他后退了一步。我發現我可以自己走這么遠。我覺得我很棒!
自己爬樓梯
16個月后,我走得更自由了。我越來越喜歡到處游蕩。我會一邊走一邊到處找工作,一邊動沙發上的東西,一邊喂小金魚,一邊敲電子琴鍵,一邊蹭臥室翻衣服。總的來說,沒有人想讓我停下來。
爸爸媽媽帶我上街,我一路要求自己走。但是媽媽總覺得我走得慢,總想抱著我走得快。走進商場,媽媽抱著我乘電梯上樓,我立刻哭了起來,嗚嗚,我要爬商場里的長樓梯。媽媽別無選擇,只能把我抱下樓。我帶著淚水跑到樓梯口。我先用手判斷上下樓梯之間的高度,然后試著用腳判斷我是否能爬。然后我抓住旁邊的扶桿,一步一步地走。我真的很喜歡一步一步往上走的感覺。太棒了。但是我媽總是擔心這樣的危險,覺得我用手摸地不衛生,只爬了兩步就不讓我爬了。唉,以后我不得不爬到媽媽看不見的地方。
練習上下坡
我開始上幼兒園小班。我記得當我第一次進入公園時,我不想離開老師的懷抱。現在,我每天站在教室門口,想換鞋去戶外活動。我總是可以在戶外滑梯和操場上找到。我喜歡到處漫游。
今天,我看到其他孩子在斜坡上玩紅綠燈游戲,我也加入了。對我來說,上坡更容易,下坡有點困難。一開始,我在斜坡的中間練習,慢慢地控制著我的身體。漸漸地,我的下坡速度越來越快,我的身體控制得越來越好,我可以突然停在阻止我的人面前。
就這樣,我上下練習了很多次。放學后,我媽媽來接我。她看見我在斜坡上跑下來。她很害怕。她說下坡時要慢慢,不要跑,否則會有危險。但是斜坡上長滿了草。即使摔倒了,也不會疼。請不要擔心我,好嗎?
愛情提醒:不要阻止孩子走向獨立
幾乎所有的母親在孩子的敏感時期都有深刻的經歷。孩子們總是熱情地走著,而母親卻筋疲力盡地跟著他們。像童童的母親一樣,在孩子的特殊時期,許多成年人選擇抱著孩子,而不是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步伐和節奏去探索,這剝奪了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成長的機會,也阻止了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向獨立。
當童童第一次嘗試通過自己的努力邁出第一步時,他的身體開始獨立。他周圍的環境也刺激他,鼓勵他繼續前進。雖然童童此時沒有內心的目標,但他的行動就是所有的目標。慢慢地,孩子開始從一個不能獨立的人成長為一個積極的人,這個發展過程完全由他的個人努力完成。
編者按:孩子們走路是為了建立自己的存在
一旦孩子學會了自己走路,他的世界就會改變。他的活動不再依賴于成年人,他的活動范圍也迅速擴大。這時,當孩子們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時,他們不再需要成年人的幫助,而是自己去拿。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多么大的突破!這意味著生活開始由他自己控制。所以,孩子走路是為了學習,他走路是為了建立自己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