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零花錢是很多富裕家庭讓孩子理財的第一次嘗試。如果使用得當,每周一次的零花錢可以培養孩子的自制力、決策能力、延遲滿足感和正確的財務價值觀。
父母可以從孩子五六歲開始給零花錢,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開始知道錢是用來買東西的。在商店里,他們可以決定要點什么,自己付錢。他們可以開始學習交換這個概念。雖然八歲以前的孩子不知道如何省錢,但父母仍然可以教他們如何計劃花錢,買他們想要的東西。當然,當孩子想要更多的東西時,這要求父母下定決心說:不,你的錢只夠買一個。你想要哪一個?而且要盡快教育孩子凡事都要有額度的概念。
當孩子八九歲時,他開始形成一個更現實的金錢概念。在這個年齡,他們可以知道所有的硬幣,會找錢換錢,能理解不同東西的不同價格,以及他們自己的購買力。他們也開始理解省錢的重要性。
零花錢應分為三部分:一部分用于緊急使用,一部分用于保存(延遲滿意度),第三部分用于慈善。當你的孩子上高中時,讓他支付自己的預算(當然,你有最終的否決權),然后根據他的預算給他一個學期的費用。這可以鼓勵和鍛煉他長期計劃的能力,為將來上大學做準備。
孩子十幾歲的時候,父母可以給孩子主要花的錢。如果包括參加娛樂活動、給朋友買禮物甚至自己買衣服的費用,數量一定不小。這樣,你的孩子就會意識到錢是有限的,有定額的,他會更謹慎地花錢。
孩子上大學的時候,每學期開學之初(之后發展成每學年)都需要處理一大筆錢,這應該是大學生能力范圍內的事情。如果孩子沒有計劃好,在學年結束前花光了錢,他(她)可以打零工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