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上幼兒園,幾乎每個孩子和家長都頭疼。無論是剛開始上幼兒園,還是半年后,還是每個星期一,每次上幼兒園都像一場大戰。孩子哭,大人煩。那么為什么寶寶不喜歡上幼兒園呢?
1.幼兒園的陌生感
可以說,幼兒園是孩子從出生到3歲獨自面對的第一個社會場所。孩子們第一次遠離父母和家人的陪伴,與陌生人相處一天。這種陌生感引起的抵觸情緒是不言而喻的,即使是青少年或成年人也會在同樣陌生的環境中產生這種情緒。看到父母遠離自己的那一刻,孩子難免會有被拋棄的感覺,所以想通過哭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也就不足為奇了。因此,在進入幼兒園的日子里,幼兒園門口的哭聲也就不足為奇了。幼兒園的規章制度對孩子來說更難接受。幼兒園的規則大多是一個事實:每天三餐,活動課程都有詳細的時間安排。年幼的孩子第一次覺得自己再也不能隨心所欲了,自然會有明天不再來的想法。
2.幼兒園教師的距離感
幼兒園教師是導致孩子抵抗的另一個因素。其實幼兒園老師大多是善良善良的女老師,對孩子更有耐心。但是,難免會有嚴肅的時候,這讓孩子感到很不舒服。《生命時報》在17日進行了調查—在28歲的受訪者中,超過三分之二的人認為幼兒園經歷對成年后的心理有影響;40%的人認為幼兒園是童年的陰影,60%的人說他們或他們周圍的孩子受到了體罰。由此可見,幼兒園教師的一些嚴厲行為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3.幼兒園同伴的壓迫感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已經成為很多家長的育兒理念。這種攀比心態在幼兒園越來越明顯。一方面,孩子入園后,發現同伴可能比自己有更多的知識儲備,會拼音,會算術,讀古詩,會說英語……樣樣都行。相比之下,孩子會覺得自己黯然失色,自信心嚴重受挫。另一方面,父母會給孩子施加壓力,導致智力過度發展,反而違反自然規律,造成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