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母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是孩子模仿的第一個榜樣,是最直接誠實品質的播種者。因此,在有意識地教育孩子誠信的同時,祖父母也應該樹立榜樣,通過自己的言行發揮良好的示范作用。
有一項心理學家的調查會讓你震驚:只要孩子喜歡的東西,包括電視節目、書籍、玩具和父母的郊游承諾,孩子至少可以記住半年。那么,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哪些方面來樹立一個誠實的榜樣呢?
代際教育的利弊
1、承諾前三思
承諾前三思,承諾做孩子的事。祖父母應該仔細承諾,承諾前請三思。不要答應你不打算做的事,不確定你能不能做什么,不要滿口答應,一些遙遠的計劃,更不用說振振有詞了,沒有人能保證中間會有什么變化。
2、做事不需要承諾
吃飯、穿衣等自理行為是孩子應該做的。這時,祖父母不應該承諾,否則孩子會為了獎勵而這樣做,這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
3、多用精神承諾
承諾包括物質承諾和精神承諾。適當的物質承諾是可行的,但不能過度。否則,兒童容易滋生虛榮、自私等不良習慣,不利于兒童的健康成長。
精神承諾主要是指講故事、買書、帶孩子去郊游、上公園等有意義的活動。這不僅可以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還可以增加他們的知識,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開闊他們的視野,陶冶他們的情操。
4、不要哄騙和教育孩子
有時候,祖父母為了讓孩子聽話,或者讓孩子滿足一定的要求,哄孩子,比如對孩子說,如果你聽話,周末帶你去公園玩,孩子真的很安靜,但如果你發現祖父母的承諾沒有實現,可能會大驚小怪。事實上,這種交流教育,最初有一定的隱患,很容易形成一種無條件的錯誤思維模式,我不聽話。
因此,與其給孩子開一張空頭支票,不如履行最初的欺騙承諾。因此,祖先應該小心言語,不能說他們想說的話,更不用說哄騙讓孩子聽話了。雖然可以換取孩子的安靜時刻,但孩子開始明白,任何承諾都沒什么大不了的,說不能做是很正常的。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他們也會通過欺騙來實現自己的目標,祖先的收益超過了損失。
5、如果承諾沒有兌現,及時向孩子解釋
因為孩子的思維相對單一,他們比成年人更注重承諾和誠實。如果成年人不履行孩子的承諾,事后沒有任何解釋和證明,就會變成謊言。
因此,如果確實有最后的理由,承諾孩子的事情真的不能實現,祖父母應該及時向孩子道歉,給孩子一個合理的解釋,認真批評自己,努力滿足孩子下次的要求,讓孩子從內心理解和原諒祖父母。此外,后來的祖父母應該努力履行他們的承諾。
因此,祖父母不應低估孩子的記憶,總是說,永遠不要在孩子心中建立光榮的形象,讓孩子對自己有足夠的信任。老年人經常無意識地給他們的孩子一些無法實現的承諾,可能是隨意的,但孩子們會牢牢記住。祖父母不誠實,孩子們也會學會不誠實。
大多數時候,孩子會對老年人提出一些非常不合理和不切實際的要求,這些根本不能滿足,有些溫柔的祖父母不想讓孩子失望,如果直接拒絕,孩子不會忍受,所以他們經常假裝妥協,暫時同意,但最終沒有兌現,事實上,這對孩子的傷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