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為寶寶創造一個輕松和諧的語言環境
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在與他人溝通和積極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完成的。家長要有意識地創造各種輕松的語言環境和表達機會,鼓勵孩子積極學習和建立語言。例如:媽媽拿著一輛紅色的車,一只藍色的玩具熊問他:今天我們玩紅色的車,還是藍色的熊?從孩子感興趣的玩具中引出話題,鼓勵他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體驗語言交流的意義和快樂。
在這里,溫暖和諧的家庭氛圍是必不可少的。當嬰兒說的句子不完整或單詞不滿意時,父母不應急于糾正,而應耐心引導,不要給孩子一種挫折感和心理壓力。抓住玩耍和游戲的機會,激勵孩子主動與你交談。
第二招:豐富寶寶的生活內容和經驗
只有有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孩子們才會有話要說,有內在的動機愿意表達。生活是語言表達的源泉和基礎。父母應該有意識地豐富孩子的生活內容,帶他們出去玩,觀察各種各樣的自然花卉和樹木,欣賞昆蟲和鳥類的美麗和靈活性,體驗春、夏、秋、冬的風景變化……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不僅能豐富寶寶的生活內容,還能為寶寶增添無數新詞。
每次出門,家長都要做一個有心人,帶著孩子邊走邊聊,談沿途的所見所聞,讓風景、思維、語言建立聯系,逐步增加孩子說話的內容。
第三招:抓住各種機會增加新詞匯:
孩子們有表達的愿望,往往由于缺乏詞匯而限制語言的表達。父母應該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機會,一個接一個地教他新詞。例如:讓孩子和你一起選擇蔬菜,洗水果,告訴他各種蔬菜、水果的名字和形容詞的顏色外觀,讓他練習用這些詞說一個完整的詞。此外,你可以帶著你的孩子去郵局,去購物中心購物,看街上的宣傳窗口,向他解釋你看到的所有新知識和新詞的意思,以滿足他的好奇心,并鼓勵他說出他的想法和感受。
第四招:利用故事和圖畫書與寶寶互動
孩子們喜歡聽故事,讀書,父母應該充分利用孩子的興趣特點,在給孩子講故事的過程中,和他一起讀書,不僅讓他聽,而且問問題讓他思考,回答,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語言組織語言表達能力。對于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要求他看圖復述故事,鍛煉記憶力和語言流暢性。比如看小熊維尼的畫書,可以和孩子討論畫中的小熊看起來像動物園里看到的大熊嗎?你喜歡小熊維尼嗎?你喜歡什么?在一個問題和一個答案中,孩子們練習鞏固相同的詞匯,他們的語言和思維能力將大大提高。
第五招:玩文字游戲靈活運用詞匯
拍手游戲、詞匯對子、詞匯接龍等都是四五歲兒童喜愛的游戲。一開始,父母可以和孩子比誰聰明,這樣孩子就可以很快說出簡單的分類詞。例如,蘋果、橡膠、菠蘿、梨、桃、杏……衣服、褲子、襯衫、襪子、帽子……說動物詞匯:四條腿有……兩條腿的有……
然后和孩子一起玩帶有名詞、動詞或名詞和形容詞的短語,最好是對子的形式。例如:你說:兔子跳。孩子說:馬跑。以此類推:蝴蝶飛,青蛙叫。爸爸高。寶寶矮。大象大,老鼠小。蘋果紅,柿子黃……當這樣的游戲寶寶玩得很熟練,對不起他的時候,也可以增加難度,對完整的句子。并逐漸加快說話的速度,看誰對得最快最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