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通常在早上7點左右醒來,但她總是匆忙上幼兒園。原因是我女兒有躺在床上的習慣。即使她醒來,她也必須呆在床上玩耍,拒絕迅速起床。
分析女兒躺在床上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是因為我們是父母。當女兒早上醒來時,丈夫總是在床上和她玩一會兒。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床上游戲已經成為女兒一天中與父親相處的最佳時機。轉眼間,我女兒上了幼兒園,每天需要在8:30之前到達幼兒園,但我女兒總是不愿意放棄這段快樂的時光,希望能和父親相處一段時間。不管我怎么催她,她都無動于衷。所以,小班一年,女兒遲到總是比早到多。現在,女兒上大班,雖然大部分都能在8:30前趕到幼兒園,但總是匆匆忙忙。我希望她能在8點左右進入幼兒園,這樣她就可以參加幼兒園的早上活動。此外,她明年應該上小學,早起的習慣應該從現在開始培養。
我試著用各種方法,希望女兒能快點起床,以快樂的心情開始日常生活。當然,也有很多曲折和不快。起初,我總是說,寶寶起得很快,再也起不來了,該遲到了。女兒一聽到我的催促聲,就干脆躺在床上說,那我就不上幼兒園了。習慣了自由的女兒不適應這種時間限制。隨著時間的增加,她也抵制上幼兒園。母女倆也常常因此產生不快,女兒上幼兒園時,也總是情緒低落。這種方法似乎不能讓女兒早起,也會對女兒的成長和和和諧的親子關系產生不利影響。
前一種方法宣告失敗后,我利用孩子的競爭心理,試圖讓女兒通過比賽快速起床。早上醒來,和女兒簡單打招呼后,我和女兒開始比賽,看看誰穿衣服快。女兒一聽到比賽,就不甘落后,迅速從床上鉆了出來,很快就穿上了衣服。接下來,我們以比賽的形式完成洗漱、吃早餐等各種事情,女兒上學時間明顯提前。但幾天后,女兒對比賽失去了興趣。因為她已經看透了比賽,只是讓她早點起床。
無奈之下,我和女兒進行了幾次冷戰。如果她不起床,我會忽略她,甚至告訴她,如果她不想起床,就讓她一個人呆在家里。但是女兒沒有受到威脅,還是走自己的路,把我的話當成耳邊風。如果我逼她著急,她會大驚小怪。這樣不僅不能早起,還會讓兩個人心情不好。
后來,我聽說幼兒園教他們知道時鐘。我還在床頭給她買了一個,和她一起調整起床時間。只要鬧鐘響了,我就讓她馬上起床。但鈴聲似乎與她起床無關。我別無選擇,只能重施舊技,讓她和時間比賽,女兒一聽就覺得新鮮,就答應了。她問,媽媽怎么比?我說,媽媽看著鐘,看你能不能在5分鐘內穿好衣服,15分鐘內上好廁所,洗完澡。然后梳頭,吃早餐。了解規則后,女兒迅速行動起來。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
經過多次失敗,我希望能找到一個女兒愿意接受、長期有效的方法。后來想起女兒對角色游戲情有獨鐘。因此,讓女兒通過各種角色游戲早起。比如這幾天女兒在扮演藍精靈。女兒早上醒來,我說,藍妹妹早上好。藍媽媽得到了最新消息:今天格格巫可能會來抓藍精靈。笨笨(藍精靈的名字)和其他藍精靈已經在穿衣服了,他們準備今天離開這里,避免格格巫的追捕。女兒聽到格格巫要來,揉眼睛趕緊穿衣服。然后,藍妹妹愉快地上廁所,刷牙,洗臉,和笨笨一起吃早餐。然后,快樂地上幼兒園。來到幼兒園門口,我會說,藍妹妹再見,她高興地說,藍媽媽再見。這幾天,女兒每天都在輕松的游戲氛圍中開始新的一天,享受著早到幼兒園的快樂。我想她一整天都會心情很好。
接下來,如果我女兒對藍精靈失去了興趣,我會設計不同的故事情節,讓她扮演各種受歡迎的角色,如喜羊羊、美羊羊、彩虹貓、藍兔、圖片等。
經過反復實踐,我的經驗是,如果父母想讓孩子做好某件事,他們應該努力使用孩子愿意接受的方法,讓孩子愿意,喜歡完成這件事,使用強迫、誘惑、欺騙的方法效果不好。
(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