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育兒,早期教育要得法
一般來說,早期教育是指0~3歲教育,3歲以后叫學前教育,0歲以前叫胎教。0~3歲的教育非常受重視,這里有很多關注點,因為這種教育是未來生活教育的基礎。
在這個教育過程中有幾個核心問題。因為在過去的三年里,孩子的身心發展非常快,有幾個步驟,是幾個關鍵時期。父母應該讓孩子掌握每個關鍵時期的能力。如果他們在3歲以后沒有掌握足夠的基本能力,未來的發展就會出現問題。
從分類的角度來看,早期教育的內容分為幾個方面,一個是身體鍛煉的能力,一個是實踐的能力,一個是語言的能力,一個是溝通的能力,另一個是養成基本的生活習慣。在這些方面,我們不期望提前,說2歲到3歲,3歲到4歲,有點先進,但我們不追求。3歲應該掌握的技能應該非常熟練地掌握。
例如,實際能力是不同的。在3歲之前掌握基本能力,包括許多習慣。例如,語言,掌握說完整的句子,有思維能力,如果此時掌握不好,就會有很大的關系。如果你的孩子生來就是一個非凡的孩子,一個非常優秀的孩子,你不會拖延他,以確保他有一個良好的發展。
一般來說,不要刻意追求他很好地掌握自己的能力。事實上,3歲以內的發展與大腦結構的發展緊密結合,發展要全面均衡。從出生時的370克大腦重量到3歲時的1200克,在此期間長達800多克。可以看出,3歲是非常重要的。此時,大腦的發育基本完成。此時,大腦的發展方向是功能和結構之間的關系。此時發展要全面,才能為以后的知識學習打下全面的基礎。
早期教育的根本原因是過渡兒童應該學會在三年內與他人溝通和生存,包括生存能力,即教他各種與周圍環境接觸的方法,并理解一些最基本的社會行為原則。從生物人到社會人的兒童過渡需要三年的時間。他們將走向社會,上幼兒園,遵循秩序。這就是過渡。因此,這是早期教育的基礎。
早期教育的評價取決于后期如何評價早期教育?換句話說,如果問題一個接一個地解決,那么就會有本能發展的沖動。他非常喜歡學習,他的生活非常有規律,所以他成功了。如果在后期,有很多問題,他吃得不好,出去膽小,不喜歡讀書,別人對他有要求,他反過來,所以這需要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