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新聞報道過,有一張全球限量的游戲王純金紀念卡被掛上法拍平臺,因為被執行人找不到相關證書證明卡的價值,所以法院只估價100元起拍定價80元,但吸引了幾千萬粉絲觀看,開拍半個小時價格竟然被炒到了8700多萬。法院最終以“惡意炒作”叫停了拍賣,還重新估價。過了半年之后再次拍賣,起拍價直接漲到8萬,最終成交價24.8...
回答于 2024-03-16 11:57
確實有些比較“搶手”的資產,會有可能在拍賣中被炒到高價,在被執行人沒有其他需要償還的債務或罰款的情況下,剩余的錢也是可以歸還給他的。也正是因為這樣,還有人投機取巧,靠法拍掙錢。 具體操作:這種一般就是虛假起訴,比如我現在手里有一批貨賣不出去,我就和你串通好,偽造一張欠條,假裝你對我提起訴訟讓我還錢。讓...
回答于 2024-03-16 11:40
太多了,經常有人為了不騰房想出各種奇葩方法,比如故意把行動不便的老人接到房子里去住,聲稱房子里有名貴家具不讓搬的,還有人會在騰房之前故意把房間弄得特別臟亂,就是為了不讓下一任戶主好過。我有個同事的委托人買的一套法拍房,前任戶主直接在房子里養了一窩雞任由它們自生自滅,委托人開門進去都傻了...萬一遇到無...
回答于 2024-03-16 11:34
之前有一位委托人就是買了一輛法拍車,到手了之后才發現這輛車上有二十多起違章沒有處理,必須全部處理完才能提車。買家最后交了將近一萬元的罰款,這你跟誰說理去!
回答于 2024-03-16 11:28
正常情況下,第一次的起拍價會是市場價格的70%-80%。 但如果流拍了,第二次起拍還會在第一次的基礎上再降20%,相當于原價的五六折左右,這價格誰能不心動呢! 但是要考慮的問題很多,比如這個房子是否欠下物業費水電費、未到期的租約等等。
回答于 2024-03-16 11:23
這是我從法院拍賣須知截取部分信息,僅供參考: “4、由于該標的物的特殊性,拍賣人對標的物所做的說明和照片僅供參考。請竟買人自行現場查驗、鑒定、核實,拍賣人不對標的物品質、真偽負責。本次競價標的物按現場實際現狀交付,競價成功后由買受人在15日內自行負責運輸搬離,逾期未搬離的,本院不負責保管,一切損失買受...
回答于 2024-03-16 11:15
法院拍賣中估價和鑒定價格不同,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估價通常由法院指定的評估機構進行,主要考慮市場價值,并非專業的藝術品鑒定。而鑒定則由專業的鑒定機構或專家完成,更注重文物藝術價值。(比如古玩字畫花瓶)估價報告作為拍賣參考,一般會低于實際價值,為的是吸引更多買家參與競價。而鑒定價格則力求客觀反映藏品價值。...
回答于 2024-03-16 11:11
這些維持生命的生活必需品一般不會被拍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七條的規定,下列財產不得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拍賣: 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被執行人所屬的宗教團體的寺廟、教堂、清真寺等不可轉讓的財產;被執行人所屬的學校、幼兒園、醫院等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營利法人的教育、醫療...
回答于 2024-03-16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