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一般就是,雌性在群體上方飛行,被在下面成群的雄性發現。然后雄性會用其長前腿逮著雌性完成交配。
畢竟,處于成年期的蜉蝣生命短暫得很,待辦事項除了繁殖也沒啥其他要做的了。交配之后...
蜉蝣一般就是,雌性在群體上方飛行,被在下面成群的雄性發現。然后雄性會用其長前腿逮著雌性完成交配。
畢竟,處于成年期的蜉蝣生命短暫得很,待辦事項除了繁殖也沒啥其他要做的了。交配之后,雌性蜉蝣會在水里產下成百上千的卵……然后就死了。
蜉蝣能在天空像滿天飛雪似的,就是因為碰上繁殖期了——原本生活在橋下水里的蜉蝣幼蟲來到了生命周期里成蟲的階段,因此一窩蜂飛上陸地來搞繁殖啦!
可以說蜉蝣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水中度過的——主要是以卵和幼蟲的形式存在。
卵需要一周到一年的時間才能孵化。然后破卵而出的幼蟲生活在水下,屬于是魚類和涉水鳥類的重要食物來源。
大多數蜉蝣幼蟲在成年之前要蛻皮十幾二十次,其實就是脫去外骨骼啦。根據蜉蝣的種類不同和當地條件(如溫度和水質)啥的,一般蜉蝣幼蟲需要數周到數年的時間(跨度屬實有點大)才能成年。
蜉蝣的成蟲造型獨特,翅膀原始無法折疊,第一對足長且向前伸展,腹部有2-3條尾須。在這個階段此前的亞成蟲已經失去了幼蟲具備的鰓,但是它身上覆蓋了防水的毛毛——這樣蜉蝣的呼吸孔就不會進水,因此在浮出水面時也就不會有溺水的風險啦!
蜉蝣成蟲完全不進食,蛻皮一次,交配產卵后,就會死亡。某種程度上來說,集中出現的這幫蜉蝣就是在趕著送死…
當然,這是有好處的:
就是當昆蟲一口氣出現的數量過于多,那天敵就吃不過來了。等天敵聞訊而來,甚至準備繁衍后代,食物早就已經沒光了。這種策略能保證后代一直生活在天敵數量較少的環境中。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