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衣物縮水的原因,與其自身結構有關
很多消費者認為羊絨就是細羊毛,其實不然。我們通常所說的羊毛為綿羊毛,羊絨為山羊絨。除了出自不同的羊身上,它們在性能、價格等方面還有較大的區別:...
羊毛衣物縮水的原因,與其自身結構有關
很多消費者認為羊絨就是細羊毛,其實不然。我們通常所說的羊毛為綿羊毛,羊絨為山羊絨。除了出自不同的羊身上,它們在性能、價格等方面還有較大的區別:比如羊絨的纖維直徑比細羊毛的還要細,因此羊絨制品的手感更為柔軟、滑糯,穿著更舒適;羊絨的拉伸性、彈性都比羊毛要好。而且羊絨的產量低,屬于稀有的特種動物纖維。一只山羊年產無毛絨約75克左右,換句話說,五只山羊一年所產的羊絨僅可織制一件普通羊絨衫。所以,在價格上,羊絨制品比羊毛制品也要貴的多。

毛織物的縮水現象一般被稱為“縮絨”,而縮絨現象的產生關鍵原因還是在羊毛本身的結構上。
羊毛和羊絨的纖維結構中都包含了鱗片層,這些鱗片的主要作用是保護羊毛或羊絨不受外界條件的影響而引起性質變化。也正是這一層鱗片層,在濕熱及化學試劑作用下,經機械外力反復擠壓時,會導致纖維產生不可逆的定向運動,使纖維集合體逐漸收縮緊密,并互相穿插糾纏,交編氈化。

回想一下,我們在洗羊毛、羊絨制品的時候,不管是手洗還是機洗,其實都是在為其產生縮絨提供條件。因此,羊毛制品發生收縮就不意外了,這是其固有的特性。反而,不收縮的或收縮很小的羊毛制品,就說明其羊毛含量一般較低。

但也并非意味著羊毛制品的質量越好,就會縮得越厲害。綿羊毛與山羊絨的表面鱗片結構存在差異,綿羊毛的鱗片間距小,鱗片密度也大,范圍在16.2~34.9個/mm;而山羊絨鱗片間距大,鱗片密度較羊毛小,范圍在10.3~15.6個/mm。根據上述數據,我們可以知道羊毛的縮絨性會比羊絨的大。所以說,手感更好的羊絨制品,其實收縮的幾率和幅度,比羊毛制品要小的多。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