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征服是在1066年,對應到東亞,是遼咸雍二年,北宋治平三年,西夏拱化四年,越南龍彰天嗣元年,日本治歷二年。在此之前,英格蘭經歷了長達幾個世紀的分裂(6~8世紀的七國時代),829年,威塞...
諾曼征服是在1066年,對應到東亞,是遼咸雍二年,北宋治平三年,西夏拱化四年,越南龍彰天嗣元年,日本治歷二年。在此之前,英格蘭經歷了長達幾個世紀的分裂(6~8世紀的七國時代),829年,威塞克斯王國的愛格伯特(古英語:Egbert,又稱Ecgbehrt或Ecgbert,約770年—839年)通過武力擊敗了其他六國(肯特王國、薩塞克斯王國(南撒克遜)、埃塞克斯王國(東撒克遜)、諾森布里亞,東盎格利亞王國和默西亞王國),名義上成為了各國的宗主,但還面臨著內部的混亂和維京人的侵襲(此后的拉格納諸子);他的子孫阿爾弗雷德(古英語:?lfrēd, ?lfr?d,英語:Alfred the Great;849年-899年10月26日)擊敗了入侵的維京人,但是丹法區依舊保留;直到917年,長者愛德華(古英語:ēadweard se Ieldra,英語:Edward the Elder,870年-924年7月17日)才徹底摧毀丹法區,統一整個英格蘭。但是,威塞克斯王朝的統治并沒持續太久。
1014年,丹麥國王“八字胡”斯溫征服了英格蘭大部,斯溫在當年去世,英格蘭人趕走了他的次子克努特(Knud II den Store,995年—1035年),但次年克努特在其兄長哈拉爾和尤姆斯維京戰士的支持下再次通過武力征服了英格蘭,并將其變為曇花一現的北海帝國(1016-1042)的一部分。
1042年哈德克努特(Harthacnut,1018年-1042年,英格蘭王,1040年-1042年在位)病逝,丹麥王朝結束,懺悔者愛德華即位,威塞克斯王朝復辟。而愛德華自己沒有子嗣,1066年,懺悔者愛德華去世,賢人議會推選威賽克斯家族最后的男丁、愛德華的表親愛德加繼承英格蘭王位。但是哈羅德沒有遵照議會的決定,也沒有循守同威廉的誓言;他集合自己的黨羽,在約克大教堂舉行加冕儀式,自立為王。而征服者威廉是愛德華的表親(愛德華的母親是威廉父親的姑姑),在1051年威廉訪英時曾答應讓威廉繼承他的王位。而愛德華的內弟、另一個王位的有力競爭者哈羅德被困在諾曼底公國時,也曾承認過威廉對英格蘭王位的繼承權。所以雖然宣稱權并不強,但法理上征服者威廉確實是英格蘭王位的繼承人之一。
按編年史記載,參與諾曼征服的諾曼-法蘭西軍隊(包含征服者威廉的諾曼人軍隊、布列塔尼公國和其他法蘭西貴族的軍隊、以及一些雇傭軍)人數只有約1~2萬,黑斯廷斯戰役中的諾曼-法蘭西聯軍也就萬人左右(諾曼人軍隊有7000~8000人,布列塔尼的軍隊有約1500人),而此時英格蘭人的人口數在150~200萬人左右。但是,諾曼人這種小族臨大國的進程是短暫的,諾曼人(征服者威廉的諾曼底家族)對英格蘭的統治實際上只持續了88年(1066~1154年),嚴格來說其實只持續了71年(1066~1135年)。1135年亨利一世去世后,諾曼底王朝父系就已經絕嗣了,繼位的斯蒂芬是法國的布盧瓦伯爵之子(他的母親阿黛拉是威廉一世的第四個女兒)。而等到1154年,斯蒂芬死后,就是正統法蘭西人、安茹伯爵亨利(他的母親是亨利一世的女兒)的安茹王朝(也稱金雀花王朝)了。而在安茹王朝的統治版圖內,法蘭西人的人口規模顯然比英格蘭人多得多。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1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