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數字化是將紙質檔案轉化成電子文件,用于查閱利用。是檔案信息化的一部分。
檔案信息化是國家信息化戰略在檔案領域的具體體現,是檔案事業發展的戰略目標。采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檔...
檔案數字化是將紙質檔案轉化成電子文件,用于查閱利用。是檔案信息化的一部分。
檔案信息化是國家信息化戰略在檔案領域的具體體現,是檔案事業發展的戰略目標。采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檔案業務,不斷適應數字環境下檔案活動的發展變化、提升檔案管理水平和服務效率,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檔案需求,是檔案信息化工程建設的主要目的。
檔案信息化建設內容十分豐富。檔案信息化工程建設包括基礎設施建設、信息資源建設(檔案目錄數據庫建設、電子文件歸檔與管理、檔案數字化)、應用系統建設(檔案管理系統建設、電子文件中心建設、檔案網站建設、數字檔案館)、標準規范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安全保障建設等硬、軟件系統工程建設。
長江中游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是國家二級科技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單位。其檔案管理工作在貫徹《ISO 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工作推動下,基礎設施的硬件工程建設,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管理制度建設、人員培訓等軟件工程建設都得到了實質性加強和提升。
長江水文在實現水位、降水量信息采集自動化、信息固態存儲記錄,各項水文要素測驗、分析、計算、報訊至水文資料整編成果,河道測繪工作的導航定位、測量資料記錄、分析、整理、成圖至項目全套成果,全自動水質監測、分析至成果報告,各職能部門辦公自動化形成的管理文件,歷年水文年鑒錄入數據庫、歷年河道測繪底圖數字化等工作,為檔案信息資源建設積累了豐富的數字化信息,為檔案信息化建設奠定了基礎。《科怡》檔案管理系統的應用,促使檔案信息化建設邁上了新臺階。
信息化的難點在于信息的收集和保存。隨著物聯網和云計算技術在水文工作領域的應用和發展,將為水文信息的采集、存儲開辟新途徑。不斷研發、實現新科技在水文科研、生產領域拓展應用后的水文信息轉換和管理,形成分別滿足水利水電規劃、設計、建設,防汛抗旱專業應用及社會不同部門、不同層次需要的科技檔案,防止電子文件因生成環境改變而導致文件信息失真和處理、利用上的困難等問題發生,為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深入開展提出了新課題。
檔案信息化的核心是電子文件的管理。目前我局使用的儀器設備系列、型號多種多樣:水文測驗、河道測繪、水質監測三大產品的不同測驗項目所使用的儀器設備,既有歐、美、日本、澳大利亞等不同國家的產品,也有南京、重慶水文儀器廠及長江水文科研所等廠家的產品,不同儀器設備對信息的采集、記錄、傳輸、存儲方式各異。信息采集、記錄的復雜性和載體的不穩定性,電子文件易發生改變和丟失的特性,文件內容與表達內容的數字代碼之間、數字代碼序列與其存儲載體之間不具有固定關系、電子文件依賴生成技術環境的特點,維護電子文件的真實性、信息的可識別性、存儲系統的可靠性、載體的完好性和兼容性,使電子文件的管理成為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做好電子文件的管理工作是確保檔案信息化建設成就的關鍵。
檔案事業的發展和騰飛,既要依靠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又要依靠高素質管理的人才隊伍。
檔案信息化是網絡化、數字化、規范化的總成,涉及檔案管理、電子信息、網絡技術等專業綜合技術。反思我們的檔案信息化工作,我們深感:在進行檔案信息化建設中必須注重軟硬件工程建設并舉;注重檔案科技發展規劃和實現規劃措施的落實;加強檔案科技發展工作、促進檔案事業發展和騰飛,需要大力加強電子信息資源及信息化建設管理復合型人才培養,建設高素質檔案管理隊伍。
目前,長江水文的檔案管理人員,絕大多數為非檔案專業的轉行人員。雖然他們有從事專業工作的豐富經驗,對接收和審查入檔資料、保證歸檔資料的系統、完整以及在提供快捷、滿意服務等傳統檔案業務工作中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受檔案工作科學化、正規化、信息化認知缺陷及檔案管理專業理論水平不高所限,特別是缺乏對檔案信息化工程建設總體及實踐過程的真正理解,思想觀念轉變滯后于科技發展,致使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尚不夠深入,客觀上影響了檔案信息化建設工程總體進程、效率和檔案信息化成果的利用。改變檔案管理人員構成、建設高素質復合型管理人才隊伍,是促進檔案信息化建設工程的重要舉措。
我們要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落實《檔案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及管理制度,推進依法治檔、加強檔案管理工作,深刻認識加強檔案科技發展、檔案信息化建設、檔案管理隊伍建設及不斷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素質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以只爭朝夕的態度和執行力,打造檔案信息化工作深入開展的堅實基礎、注入持續發展動力,用我們的知識、智慧和辛勤勞動促進檔案事業健康發展,讓檔案事業在東方飛揚.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1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