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刷牙工具(牙刷的雛形)
樹枝/木條(齒木):最常見形式:?這是最古老、最普遍的方法之一,尤其在古印度(隨佛教傳入中國)、古埃及、中東、中國等地。使用方法:?選擇具有纖維或一定韌性...
?1. 刷牙工具(牙刷的雛形)
- 樹枝/木條(齒木):
- 最常見形式:?這是最古老、最普遍的方法之一,尤其在古印度(隨佛教傳入中國)、古埃及、中東、中國等地。
- 使用方法:?選擇具有纖維或一定韌性的樹枝(如楊柳枝、菩提樹枝、楝樹枝、槐樹枝等)。一端用牙齒嚼爛或砸軟,使其纖維散開成刷毛狀(稱為“嚼楊枝”),然后用這個“刷頭”蘸上清潔粉或直接刷洗牙齒。另一端常削尖,用作剔牙簽(牙簽)。
- 古印度/佛教影響:?非常盛行,僧侶有嚼齒木凈口的儀軌。傳入中國后也廣泛使用。
- 布條/手指:
- 用布條纏繞在手指上,蘸取清潔劑摩擦牙齒。
- 直接用手指蘸取鹽、灰或其他粉末擦拭牙齒。
- 早期牙刷:
- 中國:?考古證據(jù)顯示,至少在宋代(公元960-1279年)?甚至更早(有唐代說法),中國已出現(xiàn)了骨柄植毛牙刷的雛形。在遼墓(相當(dāng)于北宋時期)中就出土過骨質(zhì)刷柄,其頭部有兩排植毛孔,被認為是牙刷。
- 材料:?柄部多用骨(牛骨、馬骨)、木、竹制成;刷毛多用豬鬃(一種較硬的動物毛發(fā))或馬尾毛,通過小孔植在刷頭上。
- 歐洲:?已知最早的類似牙刷由英國監(jiān)獄中的威廉·阿迪斯于1780年左右發(fā)明(用骨頭和豬鬃),但更早的類似工具證據(jù)較少。
- 牙香籌:?主要在中國唐宋時期流行于宮廷和貴族間。這是一種用各種香料(如沉香、檀香、冰片、麝香等)壓制成的細長小棒。含在口中或用來擦拭牙齒,主要目的是清新口氣、香口固齒,清潔作用不如物理刷洗工具。有時也作為刷牙工具的補充。
2. 清潔劑(牙膏的雛形)
- 鹽:?這是最古老、最普遍、最易得的潔牙劑。直接用鹽粒摩擦牙齒,或用鹽水漱口。鹽有輕微的磨蝕和殺菌作用。
- 草木灰/動物骨灰:?含堿性,具有一定的去污能力。古埃及人、古羅馬人曾使用。
- 浮石粉:?古羅馬人使用的一種磨料粉末,摩擦去垢。
- 天然粉末混合物(牙粉/口齒藥):
- 這是古代更“高級”的潔牙方式,尤其在中國發(fā)展得很成熟(至少在唐代就有詳細記載)。
- 常見成分:
- 基礎(chǔ)磨料:?鹽(仍是主角)、白礬末、烏賊骨粉(墨魚骨,主要成分碳酸鈣,磨料)、石膏、各種礦石粉末(如石英細粉)。
- 中草藥:?具有抗菌、消炎、止血、止痛、芳香等功效的藥材是核心,常見的有:皂角、生姜、地黃、旱蓮草、升麻、槐角、細辛、荷葉、青鹽、桑白皮、地黃、茯苓、苦參、藁本、防風(fēng)、白芷、地骨皮?等等。
- 香料:?丁香、沉香、檀香、龍腦(冰片)、麝香等,用于清新口氣。
- 其他:?茶葉末(含氟和茶多酚)、朱砂(少量,有時用于染紅,但有毒需謹慎)等。
- 形態(tài):?將各種成分研磨成非常細的粉末,混合在一起。刷牙時,用手指、布條或蘸濕的齒木/牙刷沾取粉末使用。有些高級的會壓成藥錠使用。
3. 使用方法小結(jié)
- 咀嚼法:?用齒木(樹枝)一端嚼軟成刷狀,清潔牙齒。
- 摩擦法:?用布條/手指蘸牙粉或鹽摩擦牙齒。
- 刷洗法:?用早期的植毛牙刷蘸牙粉或水刷洗。
- 含漱法:?用鹽水、茶水、藥湯等漱口清潔口腔。
- 香口法:?使用牙香籌含香,或含香料、香花。
不同古文明的側(cè)重點
- 古埃及/中東:?多用樹枝、木條蘸浮石粉或灰清潔。
- 古印度:?齒木(楊枝)非常盛行,佛教中成為儀軌。
- 古羅馬:?使用浮石粉、動物骨灰、尿液(因其含氨水,被認為有漂白作用)等,富人也用香料。
- 古代中國:?發(fā)展非常成熟。早期用鹽和嚼齒木;唐宋時期開始使用復(fù)雜的中藥牙粉配方,并出現(xiàn)了植毛牙刷(骨柄豬鬃);同時牙香籌也比較流行。潔牙觀念強調(diào)“固齒”、“香口”、“去風(fēng)(消炎止痛)”。
總結(jié)
古人刷牙的核心在于物理摩擦去除污垢(樹枝、布、手指、早期牙刷)和使用天然磨料及藥物(鹽、灰、各種精細的中草藥粉末混合物)相結(jié)合。雖然沒有現(xiàn)代科技,但他們充分利用身邊的植物、礦物和動物材料,發(fā)展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口腔清潔方法,其中尤以中國古代發(fā)展出的中草藥牙粉最為系統(tǒng)和精細。下次你拿起牙刷時,不妨想想古人用樹枝蘸鹽的智慧,那真是人類對抗牙菌斑的初代武器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yōu)質(zhì)內(nèi)容。如需轉(zhuǎn)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2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