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速干衣的面料不是單一的面料,而通常是多種高科技合成纖維及其特殊結構、工藝的組合。它們共同作用,實現快速吸濕、擴散、蒸發的效果。主要涉及以下幾種核心成分和技術:
核心合成纖維:
- 聚酯纖維:?這是最常用、最主要的成分。現代速干衣使用的聚酯纖維經過特殊改造:
- 異形橫截面:?纖維截面不再是圓形,而是十字形、Y形、多溝槽形等。這種設計大大增加了纖維的表面積和毛細管效應,能更快地將汗水從皮膚表面“吸走”并向外擴散。
- 親水處理:?原始的聚酯纖維本身疏水(不吸水),但通過化學處理(如添加親水助劑或表面改性),賦予其一定的親水性能,使其能夠“抓住”汗水分子并傳輸。
- 細旦/超細旦纖維:?使用更細的纖維絲,同樣增加了表面積和毛細效應,提升吸濕排汗能力,同時更柔軟、輕盈。
- 聚酰胺纖維:?也就是錦綸或尼龍。它比聚酯更柔軟、更耐磨、彈性更好。雖然吸濕性可能略高于聚酯(但仍然比棉低很多),但同樣可以通過異形截面和親水處理來增強排汗性能。常與聚酯混紡,提升手感和耐用性。
- 氨綸/彈性纖維:?如萊卡。通常以少量(如5%-15%)混入面料中,主要作用是提供優異的彈性和貼身感,讓衣服更合體、活動更自如,減少束縛感,同時保持衣服形態穩定。它本身排汗性能不是重點。
面料結構設計:
- 功能性編織結構:?通過特殊的編織方法(如網眼、蜂窩組織、凹凸結構),在面料內側(貼近皮膚)形成吸濕導汗的通道,在面料外側形成加速蒸發擴散的結構。
- 雙層/雙面結構:?有些高端速干衣采用雙層設計,內層(親膚層)使用吸濕性能好的纖維或組織結構快速吸汗,外層(接觸空氣層)使用疏水性更強的纖維或結構促進水分快速擴散蒸發。即使單層面料,也常通過不同紗線的組合實現類似效果。
后整理技術:
- 吸濕排汗助劑:?在面料織造完成后,會進行特殊的化學后整理處理,涂覆或浸軋吸濕排汗助劑(親水性聚合物),進一步增強其吸濕和擴散能力并保持持久性。
- 抗菌防臭處理:?汗液本身沒有味道,但被皮膚表面的細菌分解后會產生異味。速干衣常添加銀離子、聚六亞甲基雙胍鹽或其他抗菌劑,抑制細菌滋生,保持清新。
- 抗紫外線處理:?很多速干面料會添加抗紫外線助劑,提升UPF值,提供一定的防曬功能。
總結來說,運動速干衣的核心面料特點:
- 主要成分:?改性聚酯纖維(滌綸)、錦綸(尼龍)。
- 輔助成分:?氨綸(提供彈性)。
- 關鍵技術:?纖維異形截面、親水化學改性、功能性織造結構(網眼、雙層等)、吸濕排汗后整理。
- 核心原理:?快速將皮膚表面的液態汗液吸收并擴散到面料外層,利用布料結構增大與空氣接觸的表面積,使汗水能在空氣流動中快速蒸發。?它自身吸水能力其實不強(遠不如棉),但疏導出水分的能力極強。
- 對比棉:?棉雖然吸濕性好,但吸水后纖維膨脹、堵塞孔隙,變得厚重、濕冷、緊貼皮膚,且干得非常慢。這正是運動中穿著純棉衣物會感覺悶熱、潮濕、甚至容易著涼的原因。
簡單理解: 運動速干衣是用經過特殊物理和化學處理的高科技合成纖維(主要是滌綸和錦綸),通過特定的編織方式和后整理工藝制造出來的,核心目的是“不存水、快導走、快蒸發”,從而保持運動時的干爽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