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
一、選擇可靠的外賣商家
- 查看資質:
- 優先選擇平臺標注“品牌商家”或“衛生認證”的店鋪。
- 查看商家是否公示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可通過平臺頁面或電話詢問)。
- 口碑篩選:
- 關注用戶評價中的“衛生評分”和“食材新鮮度”反饋,避開多次出現“拉肚子”“異味”等負面評價的商家。
- 選擇長期經營的老店(新店可能存在磨合期風險)。
- 菜品類型:
- 避免高風險的生冷食品(如壽司、沙拉),選擇熱加工菜品(高溫烹飪能降低細菌風險)。
- 少選預制菜(部分商家可能使用添加劑過多的半成品),可備注要求“現炒現做”。
二、收貨時的檢查與處理
- 包裝檢查:
- 確認外賣密封完好(破損包裝可能污染),收到時用酒精濕巾擦拭包裝外部。
- 觀察食物狀態:肉類是否變色、蔬菜是否發黃、是否有明顯異味。
- 安全加熱:
- 微波爐或蒸鍋重新加熱(尤其冷掉的飯菜),高溫可殺滅運輸中可能的細菌。
- 湯類食物煮沸后再食用。
- 及時處理:
- 2小時內食用完畢,剩余食物冷藏不超過24小時(外賣盒不易密封,易滋生細菌)。
三、健康搭配技巧
- 營養平衡:
- 點單時按“1主菜+1蔬菜+1蛋白質”搭配(如米飯+西蘭花+烤雞),避免全碳水或全油炸。
- 備注“少油少鹽”,要求商家單獨包裝醬料(自行控制用量)。
- 自備補充:
- 搭配自家的新鮮水果或酸奶,彌補外賣維生素不足。
- 攜帶便攜餐具(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接觸高溫食物)。
四、其他注意事項
- 過敏提示:下單時明確告知商家過敏食材(如花生、海鮮)。
- 控制頻率:每周外賣不超過3次,穿插自制簡餐(如煮蛋、沙拉)。
- 投訴維權:若發現嚴重衛生問題(異物、變質),保留證據并聯系平臺與監管部門。
關鍵點:外賣健康的核心在于商家篩選+主動干預(加熱、搭配),通過細節把控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