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壽螺這玩意能吃,沒毒,量還大。
問題是它容易有寄生蟲卵,風險非常大,生吃/未煮熟的話幾乎必中招。
但如果你把它長時間加熱,這玩意會變成輪胎,又老又柴,鮮味全部流失,沒人愿意吃。
三哥怎么做的呢?
先把福壽螺煮它個半小時以上,煮透。然后把螺肉給剜出來,切小甚至剁碎。
再下油鍋炒制,加入瑪莎拉等一堆亂七八糟的香料,熬成糊糊狀咖喱。
兩次長時間高溫煮制,解決了寄生蟲卵的問題。
他們那香料放的,煮拖鞋都有味,又解決了久煮沒味的問題。
剁碎熬成糊糊,還解決了又柴又老的問題。
作為廉價的蛋白質,還挺好。
福壽螺本來就是可以吃的,只要熟透,是可以食用的。
而且中國1980年引入福壽螺就是用來吃肉的。但是福壽螺徹底煮熟之后肉質就會變得特別松散難吃,所以很多商家為了保證口感都“特意”不完全做熟,最終導致了廣州管圓線蟲病,也讓寄生蟲病和福壽螺掛鉤。
但是廣州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不只福壽螺,很多螺(如非洲大蝸牛,中華圓田螺)、淡水蝦、蟾蜍、蛙、蛇等動物體內都發現有廣州圓線蟲,所以哪怕你不吃福壽螺,吃別的淡水螺,淡水魚蝦啥的也會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