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所有人都把錢砸到房子上,預示著收網的時候到了。當所有人都把錢砸到教育上,預示著學歷的紅利到頭了。房子貶值和學歷貶值都是有目共睹的,我想未來貶值會更厲害。
可能很多家長不知道,在日本,高中畢業就可以考公務員,國內的編制內單位迎來了降薪,即使在知乎,很多人還是相信,部委的副司長以下公務員,不用靠父母配偶,也會過的不錯,說實話就有人在下面罵街,只能說,我們都活在了自己想象的世界中。
從研究生畢業到退休,我一直在體制內工作了36年。就這樣說吧,體制內最好的時候,就那幾年,等眾口一詞在社會上夸某一個職業時,紅利就結束了。
未來我們究竟需要什么人才?創新人才,天賦型選手,還能有一口飯。大錢、厚賞會留給誰?在姜萍事件最火熱的時候,我掉粉、挨罵嚴重,也要說實話,這就是千金買馬骨,是不是天才已經不重要了。
從宣傳陳景潤,小平同志親自接見,全國孩子爭當數學家,到宣傳丁真、姜萍,一個時代結束了,一個時代開始了。
從我懂事兒開始,那十年的情景歷歷在目,當明確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時候,多少知識分子激動的痛苦流涕,感恩戴德。現在,知識分子還愿意或者說相信自己是工人的一部分嗎?不愿意了吧,甚至想著和工人、農民徹底的物理分割。一個階層社會口碑的上漲后期,是非理性的,會超長;一個階層社會口碑的下降,也是非理性的,會超跌。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放過孩子們吧,這條內卷的路,實際上已經關閉了,留孩子們一個健康的身心,去擁抱未來的世界吧。現實感、人情世故、獨特天賦,時代在巨變。
絕大多數人被困在了信息繭房和路徑依賴中,這樣說肯定又不服氣。但我兩個初中都沒有畢業的內侄,30多點,真的一年收入超過了百萬,快消品的批發零售,都在北京和廊坊買房并且還清貸款了,車更是多臺。要說對他們的幫助,就是有很多扶持小微企業的政策,給他們說說,幫著他們審查一下標書什么的,其他的人情世故、貨源組織等等,就是靠人家自己,也確實能吃苦耐勞。
寫了這么多,其實已經把出路在哪里說了,找到孩子的天賦和家庭資源稟賦,就是出路。放下面子,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這么簡單。家長要做的,是盡量給孩子鋪路,拓展可能性,而不是怨天尤人,逼迫孩子。
評論區挺熱鬧,我就快銷品的思路再說一點吧。比如,高校您有點行政后勤資源,一個新生開學,能有多少快消品利潤?可能大家想象不到。要發揮長處,盤點家庭強弱關系資源,做成一點事兒,日子就會很好。這只是舉個例子。你能考上清華大學,我能去清華大學賣給你日用品,在過去,你肯定比我有出息,在現在和未來,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