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外界環境中的氣溫、濕度和風速這三大因素直接影響著人體的冷暖感知,其中溫度的影響最為明顯。在寒冷的環境中,人體溫度(一般恒定在36-37度)與環境溫度存在著溫度差,熱量從溫度高的人體向溫度低的環境中轉移;外界越寒冷,這種溫度差就越大,人也就越容易流失熱量感到寒冷。
人體在穿著服裝的情況下,大部分熱量在服裝的纖維與纖維之間、纖維與空氣之間發生熱傳導,一部分熱量通過服裝和人體之間以及服裝之間的空氣對流發生轉移,還有一部分熱量通過纖維之間的輻射方式轉移。
冬衣的作用就是在人體表面形成一道“屏障”,阻止或者減慢人體熱量向環境散失。一方面,冬衣纖維材料本身的導熱性能直接決定了該服裝的保暖性能。而更重要的方面是,冬衣“鎖住”的靜止空氣在保暖效果上起到更大的作用。
干燥的靜止空氣是最佳的熱絕緣材料,冬衣能鎖住的靜止空氣量越多,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的保暖效果也越突出。所以,理論上說,同樣的材料,肯定是越厚越暖和。但如果是不同的材料又會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