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粽子:以大棗粽最為常見。北京的大棗粽,顆顆飽滿的紅棗鑲嵌其中,甜蜜可口;天津、河北等地的粽子也與之相似,大棗的香甜與糯米的軟糯相得益彰。
?南方的粽子:則更加豐富多彩。江蘇的蜜棗豆沙粽、肉粽和紅豆粽,滿足了不同人的口味需求;上海的口味偏好與江蘇相似,蜜棗豆沙粽和肉粽備受喜愛。浙江的蜜棗豆沙粽和肉粽同樣受歡迎;安徽除了常見的口味,還有特色的臘肉粽。福建的燒肉粽和豆沙粽是傳統口味;江西的蜜棗豆沙粽和臘肉粽各有千秋。
廣東的臘腸粽、裹蒸粽和蛋黃肉粽獨具特色,讓人回味無窮;廣西的灰水粽、板栗肉粽、綠豆肉粽等多種口味,展現了南方美食的多樣性。海南的蛋黃肉粽,濃郁的肉香與蛋黃的鮮美融合,別具風味。
此外,還有一些地區的特色粽子。山西的紅棗粽,保留了北方的甜蜜風格;貴州的板栗肉粽,肉香與板栗的香氣相互交融;云南的火腿粽,獨特的火腿香味讓人難以忘懷。臺灣的燒肉粽,口感豐富,令人垂涎欲滴。
說到南北方的差異,在端午節日中不僅粽子的吃法不同,各地的習俗更是有不同的講究,又有“南舟北艾”之稱。南方多是江南水鄉,悠悠長河江面上,一艘艘雄振威武的龍舟,整齊劃一的號角和動作更是一壯觀場面,古時更是為了祈禱風調雨順、國泰安康。
而每逢端午時節的北方街頭,處處都彌漫著香囊的味道,淡淡的艾草香,記得童年時,街上到處是阿婆拿著自己手工縫制的的虎頭娃圖案和香包,停留在路口。傳來淺淺的叫賣聲,可能這就是記憶中的那個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