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房這個概念,最早指西式建筑的獨棟別墅。90年代,商品房大量興起時,當時很多城市出讓的土地,基本是容積率1.0至1.5左右的。開發商拿到地后,為了賣個好價格,區別于多層步梯單位房,就把房子外觀修成什么法式風格,西班牙風格,英式風格之類的,自然而然的,洋房指7層以內的商品房說法出現了。多層房子,稱為洋房的叫法...
回答于 2025-02-27 16:38
10分鐘一點不夸張,有的人怕電梯滿員 上行的時候跟著一起上 ,住頂層的人一開門就傻了。 真的不夸張,我家2梯2戶,總共18層,上下班高峰,還有送孩子上學,真的要十分鐘。
回答于 2025-02-27 16:36
住洋房的好處: 1、公攤面積小,一般為15%左右,得房率高。比高層同等面積可能會多出一個房間,簡直不要太值。 2、電梯使用率低,高層一等電梯可能就是10分鐘左右,洋房電梯隨叫隨到,再也不用為等電梯發愁。 3、保值率會更高,隨著土地稀缺,開始為了利潤基本會很少有洋房,所以物以稀為貴,對比高層自然保值。 4...
回答于 2025-02-27 16:35
云梯多數能到大概16層的高度,再往上就要看平時消防設施到位了沒有。能救三四十層的也有,但是少,一般的消防大隊和支隊都沒有。
回答于 2025-02-27 16:32
電梯洋房才是最好的,一梯兩戶,南北通透采光沒話說。高層人多擁擠每天電梯等候時間長,還經常隔兩層就停一下。 洋房 300戶的高端小區 一體兩戶 南北通透。本來很喜歡氣勢恢宏的900戶高層小區 業界大佬指點道小區人越少越好。 那配套設施呢?有說人養設施。。 說到小區配套嗎?當然都有,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物業費...
回答于 2025-02-27 16:28
不是。我買的時候做了功課。大概24樓是最鬧的。往上和往下遞減。 其他不知道,24樓是真吵,明明離馬路很遠,車聲聽的很清楚。 30層,裝好一點的封窗、關窗基本無噪音,很安靜。 把聲音波想象成一陣風 高層沒有樹木和建筑物擋它。 我哥家18樓能聽得清楚很遠地方傳來的聲音,以前住6樓反而聽不清楚,可能沒有遮擋了,反...
回答于 2025-02-27 16:22
我注意到許多人現在傾向于選擇低層住宅,主要是因為他們對高層建筑的一些缺點感到不適,而低層住宅的優勢也越來越受到歡迎。 低層住宅相比高層最大的優點是居住更加安心和舒適,出行和逃生更加便捷,并且沒有恐高的問題。此外,低層住宅貼近地面,物業服務更易感受到,受天氣影響較小。現代建筑設計通常會考慮低層的采光、...
回答于 2025-01-02 08:55
那個時候學校醫院估計也會遷到其他地方去。沒有公共服務,留下的人也會越來越少。人少地價也便宜了,拆起來也快了再補貼點開發商估計也愿意賺那一些補貼的錢。
回答于 2024-04-28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