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火燒光鴉片,是虎門銷煙之前的傳統銷毀手法,即將易燃的桐油和鴉片煙土充分攪拌在一塊,然后燒毀。這種方法叫“煙土拌桐油焚毀法”,到后來的民國時期還在用,但它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量不能...
一把火燒光鴉片,是虎門銷煙之前的傳統銷毀手法,即將易燃的桐油和鴉片煙土充分攪拌在一塊,然后燒毀。這種方法叫“煙土拌桐油焚毀法”,到后來的民國時期還在用,但它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量不能太大。
另外,“煙土拌桐油焚毀法”還需要選擇空曠的地方,專門建造的簡易火爐里焚燒,但還是存在問題,即燒不干凈,過后會有十之二三的煙膏殘留進入土下,所以就有了“官府白天燒煙,百姓夜間挖土”的奇事。
“至銷毀之方,亦復熟籌屢試。向來用火燒化,伴以桐油,其法未嘗不善。第訪聞焚過之后,必有殘膏余瀝,糝入地中,積慣熬煎之人,竟能掘地取之,十得二三,是流毒仍難盡絕。臣等廣咨博采,知鴉最忌者二物,一曰鹽鹵,二曰石灰”。
——林則徐奏折〈銷化煙土已將及半折〉
林則徐當時在虎門繳獲的是一萬九千多箱,折算大概為2376250斤鴉片,如果采用“煙土拌桐油焚毀法”的話,先不說會不會讓在場的人以及周邊居民都吸嗨,光是說燃燒后十之二三的殘留入土的煙膏,一旦被不法分子獲得,那么前面的禁煙工作就大打折扣了。
實際上,林則徐剛開始并不打算在虎門銷煙,而準備把繳獲的鴉片煙土全部運往北京,通過清廷向全國展示廣州禁煙的有效成果。但數量如此之多的鴉片,整個運輸環節,可謂是防不勝防。保不齊就有貪官污吏和盜賊土匪,向這么大體量的鴉片伸出黑手。
于是,在征得道光皇帝的同意后,林則徐決定在虎門當地公開現場銷毀鴉片這是個既能減少鴉片泄露的環節,又能達到宣傳禁煙的目的,同時還可以震懾廣州本地和西洋各國的鴉片商人。
而林則徐在虎門采用勞神費力的“海水生石灰浸泡法”,也是專門請教了高人,即清朝禁毒第一人——田溥,他是廣東香山縣縣令,曾一舉緝獲數千公斤鴉片,有著豐富的銷毀經驗。
田溥根據以往經驗,講出鴉片如果直接焚燒產生的煙霧會對現場以及周邊居民造成傷害,而燃燒后的殘留煙膏油滲入地下,會有被人挖出重新食用的隱患。最好的方法是其之前摸索出來的“海水生石灰浸泡法”。
“海水生石灰浸泡法”過程并不復雜,即先將海水引入挖好的池子,再將成塊的鴉片煙土割成四瓣,泡浸半日,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煙土溶解。整個過程,會安排士兵拿木耙不停在池中搞拌,務求煙土完全溶入水中。遇潮時,打開涵洞,隨潮出海。
虎門銷煙歷時23天,全程有士兵負責監督,每次把溶解煙土的廢水放回大海,就會立即安排人用清水洗刷池底,不留涓滴。這樣一來,即徹底斷絕了不分法子的邪念,也讓在場的百姓、官員、外商、領事、外國記者、傳教士看到了林則徐禁煙的決心。
最后,“海水生石灰浸泡法”也不是沒有問題,例如將溶解煙土的廢水放回海里,短時間內會對近岸海洋生物造成傷害,但那時沒有什么生態保護的說法,且以大海的能力,幾日之后就可以自我凈化干凈了,自然也不會有人在意這些了。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