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者希望取消公攤面積,因為公攤面積包括了電梯井、樓梯間和過道走廊等公共區域,但這些區域是花錢卻不能住的。
根據2018年的數據,全國商品房銷售總面積約為17億平方米,全國均價為8737元...
購房者希望取消公攤面積,因為公攤面積包括了電梯井、樓梯間和過道走廊等公共區域,但這些區域是花錢卻不能住的。
根據2018年的數據,全國商品房銷售總面積約為17億平方米,全國均價為8737元一平米,購房者被公攤的面積高達3.4億平方米,損失近3萬億。
公攤面積只有中國有,據說是由香港的李嘉誠先生發明的,后來傳入臺灣和大陸。
有人可能會問公共設施和服務的費用怎么辦,但買房本來就是為了住房本身,公共區域的設施和服務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合理收費。
在那些沒有公攤的歐美國家,房屋交易按實際的套內面積進行。
香港作為公攤的發源地,在2013年已經取消了公攤。不知道大陸的購房者何時才能擺脫這個不合理的負擔呢?
那你家的舊房子還不趕緊賣掉???
目前珠海和廣州已經推出了一項新規定,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城市效仿。
這個新規定對二手房產生了重大影響,其中三個重點是陽臺的半機絨面積從15%提高到20%,鼓勵設計不兼容的飄窗,以及優化不兼容的建筑面積規則。
這些政策的實施將導致新房得房率接近100%,甚至超過100%。
未來的房子可能只有90平方米,但可以提供四個臥室和兩個衛生間。這意味著過去得房率只有七八十%的房子將被淘汰。
現在購房者更加理性,官方也表現出強烈的情緒,年底成為看房和購房的高峰期。
開發商為了超越競爭對手,提前賣出房子,導致激烈的競爭。在公攤無法取消的情況下,開發商采取了零公攤的方式。
在珠海,可以明顯感受到華發5.0系列小區的使用率提高了,裝修標準也變好了。
在廣州,臥室變成了陽臺,陽臺里面又增加了一部分面積,全屋都有飄窗,主臥圍繞一圈都可以做成飄窗,甚至連客廳電視柜的墻面都可以建成飄窗。
這些新的小區得房率達到了100%,甚至有些可以達到120%。與此相比,二手房和新房如何對比呢?為了避免自己購買的房子被市場淘汰,我們應該優先選擇更好的地段和產品。
假如理想狀態:當開發商都開始這么做了把得房率做到了100%左右,意味著將有更多的人在和原來購房人相比,同產證面積下住上更大的空間,人均舒適度上升,倒逼原產證100平實際七八十平的去換購改善更大實際空間的房子,變相拉動房地產市場刺激經濟。以前都是想著先改變消費者觀念,刺激買房,這種是刺激開發商改變,為消費者謀福利變相刺激消費欲。
海南省很早執行陽臺50%不計容,飄窗100%不計容。但~羊毛出在羊身上,而且公攤小也意味著公共區域空間小,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
所以說,公攤沒什么卵用。
那公攤不算錢和公攤小有啥關系呢?
問題在于公共使用面積國家有明確要求,低的話不合格是不讓建的啊!
而且以后買房子都不算公攤錢了,你可以挑啊,公共區域面積小就不買唄,畢竟以后是房地產公司卷,他們肯定會通過高公共區域面積來吸引顧客啊!另外公攤面積不算錢,以后二手房價格會再跳水,直接打7折都有可能,這也是實打實的便宜啊,這個政策看能不能落地吧,落地就是重磅了,肯定會房地產大放血的日子真要來了,馬上他們就要血雨腥風了,老百姓可以不買,但這回真是便宜了!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