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因有兩個:
1、權力欲不旺盛。
張學良這個人,幾乎是整個近代史上,升遷速度最快的官二代。
16歲當兵,19歲當團長,23歲當京榆地區衛戍總司令,27歲當東三省保安總司令,27歲當中...
主要原因有兩個:
1、權力欲不旺盛。
張學良這個人,幾乎是整個近代史上,升遷速度最快的官二代。
16歲當兵,19歲當團長,23歲當京榆地區衛戍總司令,27歲當東三省保安總司令,27歲當中華民國陸??哲姼彼玖?,全國排名第二,僅次于蔣介石。
看這個履歷就明白了,張學良的權力全都來自于老爹,并不是靠他本人宦海沉浮政治搏殺得來的。
任何東西來的太容易,自然也就不那么珍惜,在張學良眼中,權力這玩意兒,有當然好,沒有也不是不能活。
這一點,和蔣介石之類刀口舔血、你死我活拼殺出來的政治家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我們能看到,即便是在鼎盛時期,張學良使用權力也非常隨意,沒那么多深謀遠慮,全憑腦子一熱。
典型例子是兩件事:
(1)老虎廳殺楊常。
楊宇霆和常蔭槐瞧不起張學良是真的,可他們是不是該殺,張學良本人也是拿不定主意的。
到最后,張學良不想考慮這么復雜的問題了,直接扔硬幣,硬幣決定殺,他就下了命令。
(2)西安事變抓蔣介石。
張學良決定抓蔣介石的直接原因,是1936年12月9日他跑去見蔣介石,被蔣介石罵了個狗血淋頭。
蔣介石這個人脾氣非常暴躁,對與自己關系親密的人是又打又罵,越是關系親密,罵的越狠,罵急眼了還直接用腳踢,國民黨內很多人都以挨蔣介石的罵為榮。
但張學良怎么受得了這個啊,從小天不怕地不怕,親爹都不敢罵他,現在來了個后爹這么猖狂?
于是,西安事變爆發。
擁有權力時都是這么任性,失去權力后自然也能坦然接受,風吹雞蛋殼,財去人安樂嘛。
這是張學良被軟禁大半個世紀,連跑都沒有跑的主要原因。
最起碼在大陸時期,政治變幻如此劇烈,如果一門心思想跑,能不能成功不好說,但張學良肯定是有機會的。
2、張學良重義氣。
小六子是那種典型的東北漢子加公子爺作風,錢來的太容易,花起來也爽快,豪爽仗義,出手大方,動不動就是“大家使勁吃使勁喝,全場張公子買單”的作風。
只要不涉及軍國大事,在私人關系上,小六子絕對是值得一交的好朋友。
有兩個例子可以佐證:
(1)國民黨內幾乎所有的高級官員都和張學良關系密切,都受過張學良的恩惠,宋美齡和宋子文更是把張學良當親兄弟看。
(2)張學良有個私人小圈子,對他非常忠誠。殺楊常,他一句話就有人辦了;抓蔣介石,他一句話還是有人辦了。
張學良親自送蔣介石回南京時,確實知道自己很可能是會死的,他曾經不止一次說過,我的下屬要是干這樣的事,我也一定會殺他。
但公子爺的作風又占據了小六子的腦海:一人做事一人當,天塌下來爺一個人頂著,爺就是要送他回去。
這也難怪作為政治家的周總理趕到機場,看到張學良的飛機已經起飛后,非常痛心地說:“張漢卿就是看多了捉放曹?!?/p>
到了南京,最開始蔣介石肯定是不會殺張學良的,他沒那么傻。
但是,在此后漫長的軟禁歲月,在西安事變的影響消退之后,蔣介石絕對動過殺心,特別是抗戰八年顛沛流離,蔣介石只要暗示,戴笠隨便找點什么借口就能要了張學良的命。
這時候,張學良在國民黨內的好人緣就體現出作用來了。
宋美齡、宋子文姐弟極力擔保不能殺,其他只要叫得上名字的也紛紛給張學良擔保,甚至連戴笠這個大權在握的殺人大魔王,也對張學良執禮甚恭,沒有找他任何麻煩。
張學良想喝可口可樂,想抽美國香煙,都是戴笠找盡關系通過駝峰航線,用美軍飛行員的命送過來的。
這么多好友極力擔保,有的甚至壓上了身家性命,在張學良看來,再跑,就是不講義氣了。
你不把張學良當一個政治人物看,只把他當成一個講哥們義氣的普通人看,一切就能解釋的通了。
至于看守很嚴、待遇很好之類倒不是主要原因,因為張學良不是跑了后被抓回來了,而是他根本就沒有跑過。
最后寫幾句題外話。
很多人說,張學良敗壞了他父親的基業,是個不學無術的二世祖,是個一無是處的紈绔子弟。
這種觀點其實是不對的。
在東北易幟和西安事變這兩件事情上,張學良確實是對中華民族有大功的,國共兩黨都感謝他。
正是因為張學良,人們才美化了張作霖,才給人一種張作霖與其他軍閥不一樣的印象。
甚至說,大帥府和大帥陵能夠完好地保存到今天,靠的也是張學良的面子。
當然,在“9.18”事變這個問題上,張學良的錯誤不容辯解,他就是不抵抗的直接執行人。
張學良這輩子,活了個痛快糊涂,對得起父親,對得起國民黨,對得起共產黨,對得起于鳳至,對得起趙四小姐。
他唯一對不起的,是東北軍和東北人民。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