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為什么我們吃飯要用筷子?
大部分學科:筷子的起源是1、2、3,筷子的制造工藝1、2、3,筷子的優點有1、2、3、4、5,其他地區不用筷子還會用刀叉等餐具。
某一門從小考到大的學科:...
問題:為什么我們吃飯要用筷子?
大部分學科:筷子的起源是1、2、3,筷子的制造工藝1、2、3,筷子的優點有1、2、3、4、5,其他地區不用筷子還會用刀叉等餐具。
某一門從小考到大的學科:因為要用筷子,所以要用筷子。吃飯要用筷子是我們吃好飯的根本保證,用筷子吃飯是我們吃好飯的本質特征,使用筷子這類餐具是國人用餐習慣的基本方式。必須將筷子和吃飯有機結合起來,確保在吃飯時用筷子,用筷子吃飯,兩者統一于吃好飯的實踐。
如果教授邏輯學,這一門課幾乎沒辦法上。
不但不學邏輯學,中國的語文教育里的議論文寫作,甚至在故意鼓勵和培養邏輯錯誤的人。
我一直認為有邏輯課是最好的,哪怕只是簡單的邏輯學入門。但即使不教,也應該徹底改變現在的議論文寫作的教學和評分模式。
喜歡激情澎湃地用各種反問(難道不是....嗎?)、比喻句(人生就如同翻越高山)、名人名言(先賢孔子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來堆砌出一篇老師滿意的議論文,并且自以為這就是邏輯,導致語文教學甚至成了一種負收益的教育。剛從數學那里培養出的一點邏輯性,又要在語文這里被糟蹋掉。
有人在嘲笑我數學不好所以不應該太有邏輯水平。
首先,我確實很笨,高中數學靠的就是刷題提分的。我不是那種隨便聽聽課就能拿高分的人。我從高中到博士,都是靠的笨鳥先飛,靠比人家多付出一點來收獲回報的,這個我從不避諱。我見過很多聰明人,只要努力一段時間就能超過我,我也很羨慕他們。
其次我舉的例子,如靠堆砌名人名言、大量先入為主的反問句來完成一篇議論文并自以為符合邏輯,這是邏輯學中“預期理由”的錯誤,我認為很多沒學過邏輯學的人都能看出來,我這么個只在大學上過半學期邏輯學課的,高考靠刷題的笨人看出來這些錯誤,應該沒什么奇怪吧?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