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視倒閉,不令人意外。股東內斗是首要原因,最后一任老板經營不善,缺乏電視管理的經驗和常識,也不尊重香港本土輿情。亞視曾有7次以上的易主經歷,一零年后,亞視內部兩大股東勢力相互抗衡——...
亞視倒閉,不令人意外。股東內斗是首要原因,最后一任老板經營不善,缺乏電視管理的經驗和常識,也不尊重香港本土輿情。亞視曾有7次以上的易主經歷,一零年后,亞視內部兩大股東勢力相互抗衡——紅色大少王征通過其遠房親戚黃炳均控股52.4%,亞視主席查懋聲和臺灣旺旺集團主席蔡衍明則聯合控股47.6%。
兩大股東爭奪控制權,雙方嚴重不和,誰都不愿投錢做節目,導致自制節目類型很單一,現在只有一檔清談節目,也沒有icon。黑白麗的時代有麗的三朵花,搭配紳士高亮,“麗的映聲”藝員訓練班,培訓出汪明荃、張家輝、黃秋生、黎明等明星,張國榮亦是從麗的歌手大賽入行。麗的早期黃金時間都播粵語長片,近日被tvb斥巨資購入,在旗下收費頻道播放。而亞視自零七年起本土劇集拍攝就逐漸減少至完全停產,制作節目的數量與質量更不斷下降。播出時間幾乎都是靠外購的電視劇和節目來填充。劇集是電視工業的心臟,曾制作無數經典劇集的亞視,就這樣放棄了自己最有力的競爭優勢,收視率一年不如一年。盡管名義上亞視還有一年的免費牌照期,但大股東王征已經撤退,蔡衍明也不管,又沒有新的資本接手,對于每個月最低成本都需要兩三千萬的亞視來說,一天都撐不下去。
亞視是個例,如果能重新洗牌,有一家新的電視臺起來,吸納這些經驗豐富的老員工,當然很好。但不可忽視的是,今天的電視行業整體都是救亡的狀態。一九七五年,麗的轉由無線彩色發射,可惜香港幾個地理優勢位置都被無線的羅仲炳搶先。無線在高地,麗的發射臺矮幾十呎,住在灣仔、跑馬地一帶山谷地區的收看麗的就不清楚。直至今日,亞視接收仍有問題。
在黑白到彩色的工業轉型中亞視沒能捷足先登,而互聯網時代的觀眾已將視線轉移至網絡,全球下一代,趨向于不看電視了。除了實時新聞,電視屏幕幾乎不再吸睛,這不僅僅是亞視的難題,是整個電視行業的兔死狐悲。
作為“新一代”個人覺得電視節目內容依舊是比網絡視頻精彩的多,最大的劣勢其實是時間和地點都太固定不靈活。實際生活中實在很難為一檔節目擠出時間和經歷。如果能夠推出電視推送服務,其實我是很喜歡。
-----------(分割線)
為什么諸城縣級市有5個電視臺都活著?
在臺標變遷上,TVB基本不怎么換臺標(自70年代開始),而亞視換了5代臺標(第四代風車臺標從1989年使用至2007年,中間曾微調過;2007年開始使用第五代"a"字臺標)。
大都活的不好,吃事業單位的編制飯碗,沒有政府拉著絕大部分都要倒閉。能活下來的只有芒果東方這幾家轉型好的。
要搞錢的就靠電視購物廣告了,坑40歲以后拒絕改變的老年人。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