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出嫁后的第二年,朝廷內(nèi)部激烈的新舊黨爭把李家卷了進去。
父親李格非身為“元祐黨人”,被趕出朝堂。
同朝為官的家公趙挺之,因為和父親陣營相左,并未施以援手。
黨爭事件第三年,朝廷...
李清照出嫁后的第二年,朝廷內(nèi)部激烈的新舊黨爭把李家卷了進去。
父親李格非身為“元祐黨人”,被趕出朝堂。
同朝為官的家公趙挺之,因為和父親陣營相左,并未施以援手。
黨爭事件第三年,朝廷頒布詔禁:元祐黨人子弟不得居住在汴京。
李清照被迫離開京城,回歸原籍明水,甚至重陽佳節(jié)也不得回京與趙明誠相聚。
在獨處的孤寂中,李清照寫下著名的“人比黃花瘦”。
這么多年來,這是她第一次感覺到了酒的苦澀。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
與丈夫分別,相思難禁。從香爐飄出的渺渺白煙,猶如我的愁緒一般,日夜籠罩著。
又到了重陽佳節(jié),臥在玉枕紗帳中,西風(fēng)驟起,夜晚已有涼意。
傍晚后,在庭院里獨自飲酒,淡淡的菊花香,溢滿雙袖。
在這樣凄清的夜晚,我是多么想念你呀。
西風(fēng)卷起珠簾,簾內(nèi)的人兒,比那黃花還要消瘦呢。
可是,再美好的情感也會歸于平淡。
因為無子嗣,趙明誠慢慢疏遠起李清照,而且在家人的攛掇下,順理成章納了妾。
這件事情從當(dāng)時禮教上來說,完全是理所當(dāng)然,容不得做妻子的質(zhì)疑。
所謂珠聯(lián)璧合,神仙眷侶,也禁不住細(xì)細(xì)打量,世上哪有童話般的愛情呢?
后來趙明誠要去外地做官,李清照悲苦難言,欲說還休,只能酒入愁腸,將相思之情訴諸筆端。
《鳳凰臺上憶吹簫》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
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
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guān)》,也則難留。
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yīng)念我、終日凝眸。
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銅爐里,熏香已冷透,紅色錦被,亂堆床頭,如同波浪一般,我也無心去收。
早晨起來,懶洋洋不想梳頭。任憑華貴的梳妝匣落滿灰塵,任憑寂寞的日光照上簾鉤。
我生怕想起離別的痛苦,有多少話要向他傾訴,可剛要說又不忍開口。
新近漸漸消瘦起來,不是因為喝多了酒,也不是因為秋天的影響。
算了罷,算了罷,這次他必須要走,即使唱上一萬遍《陽關(guān)》離別曲,也無法將他挽留。
想到心上人就要遠去,剩下我獨守空樓了。只有那樓前的流水,大概還能顧念著我,映出我終日倚樓的身影,和終日凝望的眼神吧?
就在凝眸遠眺的時候,從今而后,又平添一段日日盼歸的新愁。
因為納妾的事情,李清照和趙明誠的關(guān)系出現(xiàn)了裂痕。
可還沒等他們面對面地處理這件事情,北方的金王朝開始率軍南下,屠戮中原。
靖康二年(1127)夏五月,徽宗、欽宗二帝被俘,北宋亡。
李清照南下江寧,與丈夫會合,在南方過著顛沛流離的逃難生活。
從此以后,李清照的每一次醉酒,都纏繞著無限的家國哀思。
《菩薩蠻》
風(fēng)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
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沉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
春風(fēng)柔和,陽光淡薄,已經(jīng)是早春的季節(jié)了。剛脫掉棉襖,換上夾層的青衫,我的心情很好。一覺醒來微微有些寒意,鬢上的梅花妝現(xiàn)時已經(jīng)亂了。
我日夜思念的故鄉(xiāng)在哪里呢?只有在醉夢中才能忘卻思鄉(xiāng)的愁苦。香爐是我睡時點著的,現(xiàn)在沉水香的煙霧已經(jīng)散了,而我的酒氣卻還未全消。
兩年后,趙明誠因病去世,時李清照46歲。
接連經(jīng)歷國破、家亡、夫死等大事,李清照整日哀傷不已。
紹興二年(1132),49歲的李清照到達杭州,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活給她帶來的無情折磨,使她陷入走投無路的絕境。
這時,有一個叫張汝舟的人闖進了她的生命里。
李清照以為自己再遇良人,但是婚后三個月,她便把張汝舟告上了衙門。
沒想到張汝州是個十足的渣男,結(jié)婚只是覬覦李清照的珍貴收藏。
當(dāng)婚后發(fā)現(xiàn)李清照家中并無多少財物時,竟然對她拳腳相加,還把自己科舉作弊的勾當(dāng)拿出來夸耀。
李清照這一生活得是何等驕傲,豈能容忍這等小人猖狂?
于是,她報官告發(fā)了張汝舟,并要求離婚。
依宋朝法律,妻告夫,無論對錯輸贏,都要坐牢2年。
李清照選擇硬剛到底,告“渣男”三宗罪,一告他家暴,二告他私自販賣自己的金石藏品,三告他科舉考試作弊。
最后,張汝舟被發(fā)配柳州。而李清照則在親友的大力營救下,關(guān)押9天就被放出來了。
此時的李清照,已經(jīng)身心俱疲。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即使在這樣至暗的時刻之后,她仍然不臣服于命運的磨難,負(fù)重前行。
紹興十三年(1143),她將趙明誠遺作《金石錄》校勘整理,表進于朝。
約在紹興二十五年(1155),李清照懷著對死去親人的綿綿思念和對故土難歸的無限失望,在極度孤苦、凄涼中,悄然辭世,享年72歲。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yōu)質(zhì)內(nèi)容。如需轉(zhuǎn)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