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難在擇校
如果你經過萬般掙扎后,確定要考研,最重要的一步是選擇考研專業(yè)和考研院校。因為對于考研,很多時候選擇>努力,或選擇≈努力。
其實對于擇校問題,我個人思考的無外乎:自己的...
1、難在擇校
如果你經過萬般掙扎后,確定要考研,最重要的一步是選擇考研專業(yè)和考研院校。因為對于考研,很多時候選擇>努力,或選擇≈努力。
其實對于擇校問題,我個人思考的無外乎:自己的名校情結+專業(yè)院校排名+地域,還有就是是否歧視的問題,其他原因在我看來并不重要!
對于你=我們自己而言,一定要想清楚,是非得985不去,還是僅僅想更進一步,211也可以接受?
如果你想全面了解本專業(yè)強勢院校的情況,可以選擇:
01 看經驗貼和擇校視頻
對于院校和專業(yè)的選擇,如果你開始的比較早,我建議你多看一些網上院校選擇的視頻,這樣可以讓你對考研院校的選擇有著更清晰的認識。
02 向學長學姐咨詢
有了自己心儀的專業(yè)或者院校之后,你也可以向學長學姐咨詢一下相關的問題。過來人的解答可以給你關于該專業(yè)考研有更清晰的認識。如果不喜歡,現在換還來得及。畢竟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專業(yè)和院校的選擇決定了你之后的一切。
這一塊需要多花點時間,先把學校確定好,多去網上看經驗貼,了解清楚你想要考的那所學校的詳細情況,然后對比自己的實力,預估考上的可能性!
尤其是對于我們雙非或二本的同學,一定一定要了解清楚復試的歧視問題,了解清楚目標院校是否會歧視外校、歧視雙非、歧視二本等問題,這點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了解學校的時候重點關注幾個問題:
(1)報錄比;比如錄取10個人,100人報名,報錄比就是10:1;
(2)復試比;比如錄取10個人,12個人進入復試,復錄比就是1.2:1;
(3)考試科目和考試大綱;
(4)是否歧視外校、是否歧視雙非;
(5)加權總成績是怎么計算的,看一下初試和復試所占比例,初試決定著是否能進復試,加權成績決定著是否能錄取;
(6)是否接受調劑,是否有校內調劑;
(7)每年錄取的人數,其中考研錄取的人數;
(8)其他;
對于哪些學校比較黑,哪些學校有歧視,網上搜一下,很多人在分享經驗,提前避坑,選擇很多時候比努力更重要~
很多人可能不屑一顧,認為我一直在提復試歧視的問題,這個問題的確是雙非和二本學校的童鞋必須關注的問題點。
其實,換位思考一下都很好理解,同等條件下,兩個人分數差不多時,總會有個選擇問題,選擇誰大家心里都清楚。甚至,兩個人稍微有些差距時,都會涉及到一個選擇的問題,這些很好理解,也很正常。但是,過度的歧視或者不公,就需要我們提前避坑了,畢竟每個人辛苦復習大幾個月,最重要的還是上岸。不要想著去調劑,那個太難,而且一般學校和專業(yè)都不好。
在信息收集時,一定要了解清楚復試后的加權成績是怎么計算的,復試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是怎么計算分數的。復試流程一般可以在對應學校或對應專業(yè)的官網可以查到,或者一些特定專業(yè)的交流群里群主也會收集,一定要了解清楚。具體細節(jié)的可以看我后面分享的復試問題,針對本科成績、競賽、獲獎等都需要了解清楚所占比例,這樣心里才有底氣。
加權成績的常見計算方式:
(1)加權成績=初試成績/5*50%+復試成績*50%,相當于初試分數折算為100分,復試折算成100分,再五五開加權。這類學校比較看重復試,存在復試逆襲的可能性要大很多,因為復試比例占比很大。如果考這類學校,進入復試后一定要充分復習。
(2)加權成績=初試成績/5*70%+復試成績*30%,相當于初試分數折算為100分,復試折算成100分,但初試占比要比復試大很多(這里的七三開只是舉例,具體占比要自己去看)。這類學校比較看重初試,如果初試分時很高,復試求穩(wěn),一般問題不大。當然,逆襲的可能性也比較低了。
(3)成績=初試成績*60%+復試成績*40%,這類學校比較特殊,因為初試500分,復試什么環(huán)節(jié)、多少分不清晰,要看具體的計算公式,測試清楚初試和復試的占比。
我們在了解加權成績時,一定要了解清楚初試和復試的占比。初試決定著我們是否能進入復試,復試后的加權總成績決定著我們的綜合排名和是否能錄取。
對于大部分的同學而言,可能現在對于考研的準備還比較茫然,其實這個時間段最重要的是搞清楚方向,而不是具體的問題,包括目標院校、目標院校目標專業(yè)報錄比、歷年分數線等基本信息、各科的復習經驗、復習用書、聯系上岸的學長學姐等基本準備工作,看完這篇經驗貼絕對不再迷茫了,后續(xù)看的就是行動了~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yōu)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