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每天掉多少根頭發屬于正常范圍?
正常范圍:每天大約 50 - 100 根頭發。為什么??頭發有其生長周期:生長期、退行期、休止期。進入休止期(大約持續3個月)的頭發最終會自然脫落,為新頭...
一、 每天掉多少根頭發屬于正常范圍?
- 正常范圍:每天大約 50 - 100 根頭發。
- 為什么??頭發有其生長周期:生長期、退行期、休止期。進入休止期(大約持續3個月)的頭發最終會自然脫落,為新頭發騰出空間。頭皮上約有10萬根頭發,每天有1%左右進入休止期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
- 如何判斷??精確數很困難,但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 日常觀察:?留意枕頭上、洗澡后排水口(洗頭時脫落最集中,可能一次就有幾十根)、梳子上、衣服上的掉發量。如果總量加起來沒有明顯超出100根,通常無需過度擔心。
- “拉發試驗”:?(僅供參考,非絕對準確)?幾天不洗頭后,用拇指和食指輕拉一撮頭發(約40-60根),從發根向發梢滑動。如果脫落超過6根,表明可能有活動性脫發。但結果受多種因素影響,不能單憑此診斷。
- 關鍵在于變化和持續性:
- 如果你感覺掉發量顯著增加(例如,以前洗頭掉一小撮,現在掉一大把),或者持續時間超過幾周。
- 觀察到頭發整體變得稀疏(尤其是發縫變寬、發際線上移、頭頂變薄)。
- 出現成片的脫發區域(斑禿)。?符合以上情況,即使沒數到超過100根,也建議去看醫生。
二、 哪些行為/因素會加重脫發?
脫發加重的原因很多,除了遺傳(雄激素性脫發)和疾病因素外,以下行為和因素確實會加劇脫發:
不當的頭發護理:
- 過度/不當洗發/護發:?洗頭過于頻繁(尤其是用強力去油洗發水)會破壞頭皮油脂平衡;洗頭太少則油脂和污垢堆積,堵塞毛囊。護發素、發膜抹到頭皮上也會堵塞毛囊。
- 過度梳頭/拉扯:?梳頭太用力、太頻繁(尤其濕發時更脆弱),或者梳子齒太密、邊緣尖銳都會損傷頭發。
- 扎緊發型:?長期扎高馬尾、丸子頭、編緊辮子、接發、戴很緊的發帶或帽子,會導致牽引性脫發(頭發被持續拉扯,毛囊受損)。
- 化學處理:?頻繁燙發、染發、漂發、拉直,使用的化學藥劑會損傷頭發結構,甚至刺激毛囊,導致頭發脆弱易斷或脫落。
- 高溫損傷:?經常使用高溫吹風機(尤其貼著頭皮吹)、卷發棒、直發夾板,會使頭發干枯、脆弱、易斷。
營養不良:
- 蛋白質缺乏:?頭發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缺乏蛋白質會導致頭發細軟、易脫。
- 鐵缺乏:?尤其是女性(月經、素食者風險高),缺鐵性貧血是脫發的常見原因。
- 鋅缺乏:?鋅參與毛發生長和修復。
- 必需脂肪酸缺乏:?Omega-3和Omega-6脂肪酸對頭皮健康很重要。
- 維生素D缺乏:?與多種脫發類型有關聯。
- 維生素B族缺乏:?尤其是生物素(B7)。
- 極端的節食減肥/快速體重下降:?會造成身體應激和營養不足,誘發休止期脫發。
精神壓力:
- 急/慢性壓力:?巨大的身體或精神創傷(如手術、重病、親人亡故、失業、高強度考試等)會擾亂毛發生長周期,導致大量頭發提前進入休止期,在事件發生后的?2-3個月?出現明顯的脫發(休止期脫發)。長期慢性壓力也會持續影響激素水平(如皮質醇)和毛囊健康。
睡眠不足與作息紊亂: 長期熬夜、睡眠質量差會影響身體的修復和激素平衡,不利于頭發健康生長。
吸煙: 吸煙會收縮血管,減少毛囊供血供氧,破壞毛囊細胞,加速脫發進程。
某些健康狀況和藥物:
- 疾病:?甲狀腺功能異常(甲亢或甲減)、多囊卵巢綜合征、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疾病、嚴重感染、高燒、頭皮感染(如癬菌病)等。
- 藥物:?某些化療藥物、抗凝藥(華法林)、部分抗抑郁藥、治療高血壓的β受體阻滯劑、某些治療痤瘡的維A酸類藥物、高劑量維生素A、某些避孕藥等都可能引起脫發副作用。(注意:不要自行停藥,需咨詢醫生!)
過度飲酒: 過量飲酒可能影響營養吸收和肝臟功能,間接影響頭發健康。
忽視或錯誤處理脫發問題: 對脫發初期征兆不重視,或者聽信偏方、使用不合適的生發產品,可能延誤治療甚至加重問題。
總結:
- 每天掉?50 - 100 根?頭發通常是正常的生理代謝。
- 如果?持續掉發量顯著增多、頭發明顯變稀疏、或出現斑塊狀脫發,無論是否超過100根,都應重視。
- 導致脫發加重的行為包括:不當護理(拉扯、高溫、化學損傷)、營養不良、壓力過大、睡眠不足、吸煙、某些疾病和藥物等。
建議:
- 觀察評估:?先客觀評估自己的掉發量是否真的超出正常范圍或伴有稀疏現象。
- 排除誘因:?回顧近期是否有上述加重脫發的行為、壓力事件、飲食變化、新服藥等情況,并嘗試改正(如放松頭皮、均衡飲食、緩解壓力、保證睡眠)。
- 溫和護理:?采用溫和的洗發水,避免過度造型和拉扯,減少熱工具使用頻率并用低檔溫度,梳頭輕柔。
- 健康生活方式:?保證充足均衡的營養(尤其蛋白質、鐵、鋅、維生素),規律作息,適度運動,學會管理壓力。
- 尋求專業幫助:?如果脫發問題持續、加重或讓你感到焦慮,務必去看醫生!?最好是皮膚科醫生(尤其專長毛發疾病)。醫生可以診斷脫發類型(如雄激素性脫發、休止期脫發、斑禿等),排除潛在疾病,并根據原因提供有效的治療方案(如藥物、低能量激光、改變生活方式、治療原發病等)。早期干預對于脫發問題通常效果更好。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2028.html
-
發表于 2025-08-07 10:08
- 閱讀 ( 28 )
- 分類:討論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