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條鯉魚,住在黃河。
有一天發大水,你被沖到入海口。
你發現今個這水帶勁,氣味芳香泥巴少,還有淡淡腌魚味,挺好挺好。
就又往前游了一會:哎呀,越往前越齁了吧唧的,兄弟我遭不住了...
你是一條鯉魚,住在黃河。
有一天發大水,你被沖到入海口。
你發現今個這水帶勁,氣味芳香泥巴少,還有淡淡腌魚味,挺好挺好。
就又往前游了一會:哎呀,越往前越齁了吧唧的,兄弟我遭不住了,原路返回,溜了溜了。
此時還在入海口的緩沖區,魚類感覺不對勁,原路順著味淡的水跑回去了。
后來,你被釣了起來,正以為今晚要摟著生姜大蒜睡在鍋里的時候,被大善人買下,拉到海里放生了。
咱們中學的生物就有講,因為滲透壓的原因,水老喜歡往鹽多的地滲。
一般淡水鹽度不到0.4%,大多數生物的鹽度是0.9%,所以水往身體里滲,不排出就會腫。
淡水魚為了減少身體的水分,非但不需要喝水,還得多撒尿把水排除。
所以河魚光撒尿不喝水,尿頻尿急一身腥。這是腎虛,得治。
而海水的鹽度基本在3.5%左右,比淡水高多了,多數海水魚為了保持水分,就得經常多喝水少尿尿,定時把身體的鹽分排出來。
所以海魚光喝水少撒尿,尿少而稠易結石,很明顯,這是腎虧。
于是乎,河魚進了海水,感覺干渴的難受,張著大嘴拼命過水,越是過水,腮部脫水越快,越是脫水,越是拼命張嘴過水,最終活生生的在海里脫水窒息而死,成了真·咸魚。

海魚除了多喝水少尿尿,就沒別的法子防止把自己變成咸魚嗎?
也有,比如海里還有一群腦回路清奇的軟骨魚類,他們就合計啊,
想不被腌成咸魚,先把自己腌了不就得了。
剛好日常代謝造出來的尿素啦,氧化三鉀胺些玩意的滲透壓比鹽分高的多,本著不用就是浪費的思路,干脆就直接給留在血液里。
往血里摻尿這種騷操作,優點有一大堆,比如甭管在淡水海水,都享受淡水魚的待遇。
缺點嘛,你想想植物天天用尿呲都能燒死,這魚天天擱尿里泡著,能不腌出味來嗎。
這就導致海里只要是稍微大點的軟骨魚,吃起來都是一股子尿騷味,不處理吃多了還容易尿素中毒。
吃這玩意中毒送醫院,醫生都得驚嘆半天。
乖乖,見過想不開喝藥的,頭一次看見想不開喝尿的。
有很多魚都能在海水和淡水里隨意跑動啊,為啥他們沒事呢?
那就得看這魚是采用那種策略了。
有的魚走的是達爾文生造流,慢慢適應,只要死不了就不是問題。
從小生在河里,慢慢往海里跑適應個幾年。
等想生娃了再跑回河里,生完直接宣布報廢,主打日拋型簡單方便沒后遺癥。
這類主要是洄游類魚,比如鮭魚,鰻魚等。
有的走的是強身健體鍛煉流,平日就常年混跡在入海口附近,慢慢的練出出一對好腰子,到海里多喝水少撒尿,到河里多撒尿少喝水,只要稍微適應下就能用。
這類魚叫廣鹽性魚類,比如鯔、銀魚、刀鱭等,這類魚的特點大家都知道,不光好吃,還特別貴。
啊對了,還有那群腦回路清奇往血里摻尿的軟骨魚,對他們來說,到了淡水那滲透壓都是坐地吸土的級別,啥營養條件也頂不住阿,按理說河里應該沒有軟骨魚。
偏偏有幾個天賦異稟的軟骨魚比較頭鐵,沒事就要跑入海口鍛煉,像恒河真鯊,公牛鯊,北河鯊就掌握了在淡水生存的技能,可以暫時在淡水生活,時間久了還是要回海里休整。
另外在我國西江,也有少量淡水魟生存。
總體來說只有4%的(34種)軟骨魚是淡水魚,四舍五入就是幾乎沒多少。
夫人你也不想讓人知道你在河里釣上的魚滿身尿騷味吧。
有人說,不對阿,鱘魚我吃過,也是軟骨頭的。鱘魚不是在河里和海里都有嗎?
沒錯,雖然鱘魚的骨頭是軟的,但是他屬于硬骨魚綱、輻鰭亞綱、硬鱗總目、鱘形目。骨頭軟單純是因為進化的比較原始。鱘魚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洄游類魚,而且很多鱘魚壽命悠長,也不再是交配完就丟掉性命的一次性日拋魚了。
所以鱘魚都嘎嘎好吃,賣的也不便宜。
由此可見,大自然很認真的告訴我們一個硬道理。
腰子好,才能賣個好價錢。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1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