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手環檢測,一旦停止了心跳,政府機構就自動按照標準程序上門收尸。
現實比這個更殘忍,我老家鄰居就有兩個獨居老人死了很久才發現的,一個是摔倒沒人知道,一個是被活活餓死的,兒子拿著他的...
帶手環檢測,一旦停止了心跳,政府機構就自動按照標準程序上門收尸。
現實比這個更殘忍,我老家鄰居就有兩個獨居老人死了很久才發現的,一個是摔倒沒人知道,一個是被活活餓死的,兒子拿著他的退休金卡從來不來看他。檢測報警手環,是給他們的最后體面。
當年全媒體塑造惡婆、婆婆媳大戰的可怕,通過女性丈母娘不斷強化、極力推進買獨立婚房,把家庭結構拆解原子化。子女對老人的照顧責任被極大的弱化。從那個時候起,老有所養就已經變得極為困難。后面這些技術上的一些小改進很難解決大的戰略層面上的問題。
以前,一提到養老機器人,大家都不咋看好。好多打著“科技 + 養老”旗號的公司,弄出來的產品大多就是大同小異的智能音箱,甚至還有點智障。老人不但指望不上它們幫忙,還得費精力去訓練。
現在可以想象一下,某一天清晨 7 點,它就像個盡職的“保姆”,準時來到床邊,用前臂輕輕抱起剛睡醒的老人,穩穩地把老人放到輪椅上,然后推著老人穿過長廊去活動中心,一路上還能靈活避開餐車等各種障礙物。
白天,它是老人的聊天搭子;夜晚,變身跑腿小哥,幫忙送物品和藥品;深夜,又成了巡邏保安,全方位守護老人。現代養老機器人技術讓老人的陪伴和守護變得既溫馨又智能。
機器人在養老領域的作用肯定是越來越大的。它能給老人提供精準又個性化的生活照料和護理服務,像輔助老人行走、起身這些,能大大減輕護理人員的負擔,服務效率和質量都蹭蹭往上漲。
它還能實時監測老人的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一旦發現健康隱患就趕緊預警,要是老人出意外了還能呼叫救援,全力保障老人的健康安全。
作為陪伴者,它能陪老人互動交流,緩解老人的孤獨感,減輕心理壓力,滿足老人的情感需求。
現在養老人力缺口越來越大,它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人力不足,緩解服務供需矛盾。
不管怎么說,養老機器人與養兒防老并不沖突,反而能大大減輕子女照顧老人的負擔。機器人 + 子女兼顧的養老方式,肯定要比單一的“養兒防老”要靠譜得多。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1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