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苦難,只要不掩飾,本來就很多。
譬如挫折。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一定會有挫敗感的,怎么學都學不會,怎么比都比不過人家。要想讓孩子體會挫敗感,前提就是要讓孩子對某樣東西特別感興趣...
生活中的苦難,只要不掩飾,本來就很多。
譬如挫折。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一定會有挫敗感的,怎么學都學不會,怎么比都比不過人家。要想讓孩子體會挫敗感,前提就是要讓孩子對某樣東西特別感興趣,特別想要在這上面表現好。如果有孩子,家里什么興趣愛好都不讓他參與,只準他學習,可是學習偏偏不是他喜歡的,那么這個孩子反倒體會不到挫敗感。
譬如失敗跌落的打擊。孩子總會有考試沒考好,名次跌落的時候。但假如家長對學習一直都抓得特別緊,孩子學習一直很優秀,孩子反倒一直沒感受過失敗失利的打擊。
這些孩子生活里必經的苦難都有一個共同點:沒人專門針對孩子,沒人刻意想要孩子難過,都是客觀事實的無奈,作為人只能接受客觀事實。
所謂的父母給予的“苦難教育”,其實范圍很狹隘。一般這些苦難教育,其實就是孩子想做什么,那就不準孩子去做;孩子不想做什么,那就逼著孩子去做。孩子長大了就會明白,這些苦難,純粹是父母強加給他的,自己本可以不用吃這些苦,是別人硬讓自己吃的。等孩子哪天想明白了這個道理,這些苦難教育長期積累下來的效果就會瞬間土崩瓦解。
所以“苦難教育”要適當地改變下,盡量不要人為給孩子制造苦難,而是讓孩子經歷一些自然而然來的一些挫敗。可以讓孩子自己承受的壓力,父母沒必要全都替孩子扛著。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1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