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菜”這個詞中的“硬”字,最初是指體力勞動者吃了這道菜后能長時間感到飽腹。
中午吃一頓,去干半天活兒,到了晚上再泡個澡,仍然沒有完全消化,只需要喝點玉米粥就夠了。
從科學(xué)角度看,...
“硬菜”這個詞中的“硬”字,最初是指體力勞動者吃了這道菜后能長時間感到飽腹。
中午吃一頓,去干半天活兒,到了晚上再泡個澡,仍然沒有完全消化,只需要喝點玉米粥就夠了。
從科學(xué)角度看,這指的是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難以消化,飽腹感持久。
這樣的菜不能是精細(xì)制作的江南小炒,也不能是清淡的白菜燉豆腐,最好是一上桌就滿是肉的菜,比如肘子、鍋包肉、殺豬菜、燉排骨、扒豬臉等。
然而,隨著東北人對熱情和面子的重視,“硬菜”也逐漸被用來指代“看起來有面子的大菜”。
例如,在春晚小品《策劃》中,宋丹丹有句臺詞:“兒媳婦啊,整倆硬菜,咱家來客人了。”
這里的硬菜指的是像油悶大蝦、小雞燉蘑菇這樣的菜,不是家常菜,而是用來招待客人的重視菜肴。
此時的“硬”字,也意味著有這種菜在,主人就顯得體面有光彩。
在東北,“硬菜”還有兩個反義詞:“女士菜”和“小毛菜兒”。

“女士菜”通常指雪衣豆沙、蛋黃焗玉米、拔絲地瓜這類偏甜口、精致的菜。而“小毛菜兒”則指不太講究、湊合著吃的家常菜,比如土豆絲、地三鮮、尖椒干豆腐。對于東北男士來說,除了硬菜,還有一種“下酒菜兒”。
典型的有烤雞架子、五彩拉皮兒、干豆腐卷大蔥。

這些菜適合一邊吃一邊小酌,價格不高,不怕油冷凝,能陪著白酒吃上一晚上。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yōu)質(zhì)內(nèi)容。如需轉(zhuǎn)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1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