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養老金本質上是一種純粹的個人賬戶,與主要由統籌管理的基本養老金不同。因此,那些自費繳納并領取基本養老金的老年人,面臨無法真正退休的政策風險,在制度設計上被轉移到了個人身上——如果...
個人養老金本質上是一種純粹的個人賬戶,與主要由統籌管理的基本養老金不同。因此,那些自費繳納并領取基本養老金的老年人,面臨無法真正退休的政策風險,在制度設計上被轉移到了個人身上——如果“你”抱怨養老金不夠用而不得不兼職工作,這主要是因為“你”當初沒有通過體面的職業獲得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也沒有能力多繳納個人養老金或積累儲蓄,導致老年后不得不繼續工作的結果。
上述觀點看起來具有明顯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傾向,我一向反對這種觀點。然而,現實情況確實不容樂觀,許多人實際上有能力繳納個人養老金或積累一定儲蓄。此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那就是收入較低的人群往往缺乏合理的理財能力,也沒有機會購買合適的理財產品。
目前,個人養老金政策處于試點階段,并提供個稅優惠,看似在吸引高收入群體參保。但實際上,收入越高的人群繳納個人養老金越“不劃算”,因為他們不依賴養老金來維持退休生活,而且繳納的費用不能輕易取出。因此,最適合參與個人養老金的群體是那些有一定經濟能力但缺乏理財能力的中等收入群體。然而,正是這一群體對個人養老金表現出最大的質疑。
最后,我一直強調:
無論如何,必須清楚認識到未來養老金的變化及其后果。大多數人的基本養老金將不會充裕,僅按最低基數繳納的基本養老金必然不夠用,不應將所有的養老期望寄托在基本養老金上。即使對個人養老金不信任,努力在基本養老金之外建立額外儲蓄也能起到替代作用,以便在未來能夠真正退休,而不是被迫繼續工作。
事實上,上述建議更適用于那些對個人養老金持懷疑態度以外的人群。大多數明確質疑個人養老金的人通常手中已有一些積蓄,即使不投入個人養老金,也能用于未來的開支,質疑主要是因為擔心這部分積蓄被“侵占”。對于尚未積累儲蓄的人群,一定要認清現實,不要把所有的養老期望都寄托在基本養老金上。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zsliqing.cn/article/1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