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六個月開始,寶寶就有了很大的能力:坐著,漸漸地,從坐著到爬行,再到站著走路。這一系列的行動能力告訴家長:我長大了!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讓我們學習如何成為嬰兒行動能力的第一任老師。
嬰兒行動第一部曲——坐(5~8個月)
一般來說,6個月大的嬰兒會坐著。在經歷了前支撐、側支撐、后支撐和坐直后可以轉身的各個階段后,嬰兒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世界。
●5、六個月:寶寶學坐之前,已經有翻身的能力了,到了5個月左右、6個月后,嬰兒會從翻身變成坐著。然而,一開始的姿勢不是很標準,經常坐著不小心摔倒了。如果父母把孩子放在坐著的位置,后面有一個墊子;或者嬰兒用手放在身體的兩側,你也可以坐一會兒。
●7個月:嬰兒通常在7個月大時喜歡坐著,但也有能力坐著的發育特征。當嬰兒坐著時,視野不同于躺著或躺著的階段。對嬰兒來說,坐著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8、九個月: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越來越強壯,身體控制有了很大的進步,嬰兒的坐姿也越來越穩定。通常是8、九個月大的時候,不需要大人扶著或者借助椅背,就可以獨立坐好。
嬰兒行動二部曲——爬(7~9個月)
爬行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
一開始,嬰兒通常會出現手腳不協調、原地旋轉或越來越后退;或爬行姿勢,即腹部靠近地面,雙手試圖前進。等到手和腳的肌肉力量足夠,加上前進的概念,嬰兒就會變成胃離開地面,手和腳爬行。
因此,爬行的過程是漸進的,父母可以配合他的身心發展,鼓勵嬰兒爬行,但如果嬰兒的能力沒有達到或不想爬,父母不應該故意強迫。
●七個月:寶寶會倒退爬行,也就是所謂的倒爬。
●八個月:開始用肚子觸地爬行,腳還是用不上力,然后用手腳,基本都是向前爬。
●九個月:能熟練地跪著爬,爬得更快。
嬰兒行動三部曲——站(8~11個月)
站立使嬰兒的活動范圍更廣
站立是走路前的動作。當嬰兒有能力站立時,這意味著手部肌肉、腰部力量和腿部力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當你開始站立時,你可能會看起來有點搖搖欲墜,你不會站得太久,尤其是內向的嬰兒。他們擔心自己會摔倒,不敢學會站立。而一些比較活躍的寶寶,可能很快就會愛上站立的感覺,只要有扶著的工具,馬上就會站起來。這一階段是坐、爬、站的混合,站的能力可以使寶寶的活動范圍更進一步。
●八個月:寶寶會喜歡踢腿,然后想在大人的支持下學站。
●9~10個月:寶寶會盡量站起來,抱著東西或者抓著東西站起來。
●11個月:不需要依靠物品就可以獨自站立。
嬰兒行動四部曲——走路(11~15個月)
從站立到行走,嬰兒的行動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除了成熟的腿部肌肉外,嬰兒還必須有良好的平衡能力。一開始,嬰兒會試圖用東西走路,可能只是左右移動一兩步,在熟練地控制腳的感覺后,他會繼續試圖用桌子或沙發朝著某個目標前進。
學走的速度不同
每個嬰兒的性格不同,學習走路的速度也不同。有勇氣嘗試和不怕摔倒的嬰兒可能很快就開始冒險放手,不幫助任何東西,在兩件物品之間移動,比如從沙發到三步遠的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