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女丁賽兒時頭非常大,額頭和后腦勺都有點凸起,有些人說這類大腦殼的小孩尤其聰慧。對于此事我沒什么體會,反倒覺得她數學課觀念很差。快兩歲了,我教她數一數,口頭上能流利地數完100。我然后把一堆糖塊擺放在那里讓其數,數完4就亂掉,晃動著兩手不斷說:很多很多呢!反復幾回都過不了4。我有點心急,暗想:如何那么傻呢!老鄧卻不著急,他就把多余糖塊放起來,只留下3塊讓其數。擺布著面前的3塊糖反復數了3遍,賽賽就急了,第4塊跑哪去啦?……就是這樣,對比實體等級這一關成功偵破。
長至3歲,我與老鄧進一步運用她特別感興趣的價格和數據正確引導她測算。第一步,是教她爸爸買了一個甜瓜,媽媽買了一個西瓜,一共好多個?我們三人吃了一個還剩幾個?等算術;第二步,是教她背小九九;第三步,教她乘除法運用,兩毛一斤,一個西瓜4斤,一共幾毛錢?
丁賽6歲那年,一次和我到農貿批發市場買水果,看到一個和她同齡農村小姑娘立在菜店前和她母親忙活,我挑4條青瓜擺著秤盤,只看見女生擺布著秤坨仰面跟我說:姨,2斤4兩,4毛1斤,一共9毛6。我給她一塊錢,她迅速找到錢幣遞給:收您1塊,找您4分。此后,凡買水果我必攜帶丁賽找那個小女孩。菜店里外,兩個女生賽事比誰算得快,稱得對。
此后,丁賽對算錢形成了濃烈的興趣愛好。不管我在店鋪買來什么,丁賽都爭著問價格、算數量,隨后跟我說對嗎。有時候我都暗暗增加難度系數,她樂在其中。上學以后,更為激起她對數學的特殊興趣愛好,她主動從《十萬個為什么》中挑出來數學課專冊一道題一道題地算,對數學應用題的解讀和數值愈來愈精確。
正是這樣的濃郁的數學課樂趣,促進她在之后的學業生涯中愛上物理學、有機化學、微積分學等多學科,還給她在大學期間的課程學習、醫生期內對《國別經濟增長趨勢》的多方面定量分析法,及在劍橋等幾個高校為碩士研究生高質量地授課《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