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說:和之前很多人預測一樣,總體呈下降趨勢,但部分學科出入較大,我所考的藝術學科竟然還漲了一分,國家線最高的兩個學科分別是文學和藝術,看來文藝真的很不好搞,越來越卷了。沒記錯的話,好像考前很多人預測今年考研人數突破500萬,國家線也會跟著漲。但事實考研人數增幅不大,加之種種客觀因素,今年國家線依然總體下降。經濟學、理學、管理學等甚至下降10分以上,仿佛夢回2021。其他學科我了解不多,不便過多解答,但就我所考的藝術等學科可以簡單剖析。
就此前網上部分文科專業同學po出的成績屢屢出現高分,其實分數線不降反升也算是初現端倪。包括之前大家對于我個人考研成績的討論,也有相當一部分朋友認為藝術、新傳、體育等學科考研更容易、主觀性更強、更容易出現高分,因此高分含金量也并不高。我承認由于學科性質不同,分數分布自然不同,文科專業得分下限可能會更高一點,但想拿高分確實不易,因為很多朋友沒看到的是這些專業近年來報考人數暴增,的確越來越卷,所以國家線提高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備考過程中,我查閱了不同院校不同年份的相關真題,以北大、中傳、藝研院為例,除了需要大量背誦外,不少考題需要考生運用邏輯、分析、發散等綜合能力,考察的知識面也很龐雜,但考出高分的同學依然不少,可見他們在備考過程中歷經多少艱辛和努力,也可見此類專業有多“卷”,所以在此我也給將要考研的同學提出小小的建議,如果僅僅因為藝術、新傳類考研“容易”而選擇跨考,那就需要再謹慎考慮了,就算不考慮就業問題,入學門檻也不是大家想得那么低。而真心想報考藝術、新傳類的同學也要加強公共課的學習,很多同學專業課分數很高,而折戟在了英語政治上。
我當年高考的時候,其實是有一部分同學本身文化課不那么優異,想通過藝考進入一所不錯的大學,現在考研貌似也出現了這種趨勢,包括最近教育部門和部分藝術高校提出將提高對藝考生的文化課要求,更將這種希望依靠學藝術來升學的通道收窄。我認為大家還是應該依據自己的喜好、優勢、職業規劃和未來理想綜合考量來報考專業,而不是因為某某專業“容易”,否則即使順利上岸也未必過得開心。
最后23考研的同學該準備復試準備復試,該看調劑看調劑,祝大家都能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