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忠喜愛狼,是狼啟迪我,他一直那樣評定。蔡志忠堅信,狼在自然那極其極端的生態鏈中一代又一代所產生的堅強競爭能力,恰好是歸功于不用施教。因此,他決定將獨生子女女兒也不用施教。
讓女兒自己做決定還記得那時候女兒還沒認字,每每陪她上餐飲店點餐,蔡志忠從來不給她自作主張,反而是拿出菜單欄,一一念給小寶貝聽,讓她本人挑選想吃的東西餐食。
帶女兒去動物園玩,他又會在關住狼的鐵籠前停留。她問女兒,你知道不知道狼字為何從良,而不是從劣?女兒搖搖頭,他就娓娓而談解釋說:由于是狼淘汰出局生態系統中的所有不稱職的人物角色,狼是獸之良者哦!
之后女兒讀書了,一次數學試卷居然考了個零分!母親在一旁又氣又急,包容心的爸爸卻沒有怎么罵她。他一邊撫慰老婆不必太焦慮,一邊義正詞嚴地與女兒講,需不需要課程,要干什么才行,你分辨。
一家子之后移民加拿大,到禮拜天,當女兒黏著說是要駕車出游時,爸爸也是讓女兒自己做決定,那你自己想去哪?女兒因此又要歪頭,自己去尋找答案。在這里不用施教中,女兒卻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生存力的教學,懂了我想要什么,我該怎么辦。
巧引女兒學美術加拿大的學校選修課程非常多,怎么讓女兒挑選一個方向來發展?她并不是愛畫畫嗎,因此,此后蔡志忠美術畫室里得多一張畫桌,跟父親一起畫吧。
也是星期六,女兒要去動物園,經過一個藝術館,進去看看吧?不用施教中暗地里施教,敷衍了事中恰當正確引導,造型藝術甘雨悄悄地流到了女兒的心靈,那里也盛開了一束自然成長的花朵。
女兒正式開始成為一個設計師理想。她畫多種畫,趣味盎然,人小斗志大,永不言敗的她向編寫討價還價:為何我的爸爸四幅可賺2000塊,我也僅有200塊?她像爸爸小時候一樣,常常心血來潮∶三明治怎么是方而不是圓圓的?漢堡為什么沒尖呢?
隨心所欲的爸爸和隨心所欲的女兒蔡志忠一年基本上有一半時長在外打工、旅游,老婆也由于拍宣傳片總是不在家里。怕女兒孤獨,就給她安排了家庭保姆,沒想到她并不高興:我才不要有人陪呢!一個人在家更自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那一年母親節,女兒用十來張白紙訂在一起,給爸爸進行了一份特殊的禮物。白紙上,每一張許一個愿,例如,在今年的獨立自主清理屋子,給爸爸泡一次現磨咖啡,送爸爸一件算不上過度的禮物,等。
看見女兒禮物,蔡志忠樂了,女兒多像年少時的自己啊,過得那樣條理清晰,那樣自由詳細。或許會有人因此明確提出爭議,覺得女兒并沒有接上爸爸的班,并沒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也認為她親身經歷太順利了,不益于她發展。但蔡志忠不這么看。還記得中國香港一家報刊的編輯約他寫一篇名為《崎嶇的道路》的個人傳記,他擺擺手,說他并沒有艱險的路,假如改題《平坦的大道》倒是可以寫一寫。干嘛非要挑那類不太好的路來走呢,這是哪一家的規則,蔡志忠覺得怪異。
蔡志忠堅信,規定均是由小兔子定出的,但擺脫規則的永遠都是虎狼,而虎狼的笑容,便是成功者的微笑。這個人是那樣對自己說的,都是這樣告知女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