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話說得幽默有趣是許多人最喜愛的表達形式之一,正話反著道,好聽的話壞著道,增進了說者與聞者之間的距離,氛圍也變的和睦輕輕松松。僅僅,如果你也這樣對于你家寶寶也那樣說話的時候,有什么效果發生呢?
小寶寶,你看看衣服臟了,脫掉讓母親洗一洗怎么樣?
玩的聚精會神的小寶寶好像沒聽見母親的話,頭也不抬。
小寶寶,把衣服脫下來,讓母親洗一洗。
小寶寶依然視而不見。
我明白了,居然是寶寶不會自身脫光衣服啊。那么大了不會脫呢。母親抿著嘴笑。
我能。小寶寶三下五除二脫下衣服褲子,隨后一臉高興地立在母親面前:你看看,我會自己脫光衣服,你怎么說我是不會呀?
應對不是很乖巧的小寶寶,許多聰明的媽媽會反過來講話,根據激發小孩的爭強好勝來實現自己的目標。小孩,也正因為搞不清正話和答非所問,很容易就會上了媽媽的當。
但是,正話反著道,不是在什么場合都適合。
3歲丫丫不小心牛乳弄灑了,母親說:看著你做的好事兒。丫丫再度吃奶時,故意將水杯弄翻,隨后高興地喊:母親快來呀!又做了一件好事!
小寶寶雖已要說很多話想說,但對于詞意的認知卻還是處于發展過程中,因此常常會出現表達不清楚的情況。如果父母常常說反話,孩子會很疑惑,不益于小孩邏輯思維能力的高速發展,并且父母與語句截然不同的神情讓孩子們沒法猜測到父母真實的意思,不益于親子互動之間的交流。
4歲小喬很頑皮,母親甚是頭痛,有一天,在小喬又頑皮時,母親說:你再不懂事我便不喜歡你了,你喜歡去哪去哪兒吧!小喬很長一段時間都郁郁寡歡,之后,母親才發現,小喬一直在審視自己再頑皮的時候應該去哪這種情況。
艷艷很愛哭,一件小事還會引得她哭上一陣子,母親勸導失效后甚是鬧心,最終在艷艷又一次大哭時,母親說:你哭吧!用勁哭!隨后來到另一個屋子。艷艷痛哭一會兒,見沒人來寬慰,就暫停了,母親認為找到了一個應對艷艷又哭又鬧的法寶,每一次艷艷哭時,都是會這樣說。艷艷孩子在學校,看到別的小朋友哭了,也以往說我哭吧!使勁哭!
家長在孩子一氣之下,有時候說一些不恰當話來發泄一下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千萬別一直拿答非所問來促進小孩,不然孩子就會在相同的情形下用這些話來安慰別人,由于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足以發覺什么是反話、什么是正話,他只會試著套入父母的使用方法,這很有可能會阻攔小寶寶與別人之間的交流,讓其他人造成不正確的念頭,覺得孩子不懂禮貌、缺乏同情心,會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失去朋友。
2~4周歲是小孩發展趨勢自我認同和語言表達能力的關鍵時期,因此在這段時間,不能用答非所問讓孩子們疑惑,得用一些積極主動的正向引導乃至加上身體語言讓孩子知道了家長應表達的情感;不能用答非所問來促進小孩、損害小孩,而理應給予他們大量的愛與接納,漸漸地樹立良好的規矩意識。自然,正話反說會釋放壓力、產生風趣,可以適當運用來應對挫敗感。例如小寶寶艱辛搭的樂高積木坍塌了,母親說:你搭得非常輕松呀,但是大廈如何累到趴下了?小寶寶指不定會產生會心一笑,學習培訓父母用笑來面對情緒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