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長大后會嫁給燕燕!媽媽,我有兩個女朋友!長大后要嫁給媽媽!我希望我姑姑做我的女朋友!學齡前兒童,尤其是幼兒園班的兒童,通常開始熱衷于玩結婚游戲。對于一個四五歲的孩子來說,在工作中熱愛一個異性孩子并不少見。他們甚至和幾個孩子舉行婚禮,有些孩子更喜歡另一個性別的父母。
當你的孩子告訴你他想嫁給班上的一個小女孩,或者當他說他長大后想嫁給你時,你會怎么做?是厲聲喝止,還是一笑置之,還是把它當成一個可教的時刻?專家認為,我們可以抓住這個機會與孩子討論男人和女人的角色,教孩子愛的價值觀,對于那些對異性父母有強烈的迷戀,父母應該積極回應孩子的愛,告訴他們,當他們長大會找到一個愛的人,嫁給那個人。
五歲女孩隔月換夫
五歲的林琳最近瘋狂地愛上了班上的小男孩俊俊。她告訴母親,她已經和俊俊結婚了,俊俊現在是她的丈夫,所以她每天早上都要給俊俊帶一份禮物。同樣,俊俊也會每天給她一份禮物。他們的禮物有時是一粒糖,有時是一張貼紙,或者是一片葉子。琳琳的母親一點也不奇怪,因為琳琳上了大班后,每隔一兩個月就結婚一次。每次她回來告訴媽媽,現在誰成了她的丈夫。
四歲男孩嫉妒父母
剛四歲的小杰是由母親撫養長大的,所以她非常堅持他的母親。他總是說,當他長大后,他會娶他的母親作為妻子。讓他媽媽極其尷尬的是,小杰經常想模仿電視上成年人親熱的方式來吻她的嘴。而且每次看到爸爸擁抱媽媽,他都會嫉妒,打斷爸爸媽媽的擁抱,讓媽媽擁抱他。他甚至不允許父親和母親睡在一起,要求父親搬到其他房間睡覺。
一個五歲的男孩愛上了他的嫂子
他每天五歲,喜歡玩結婚游戲。他在幼兒園有幾個妻子。然而,他說他最喜歡的是他的阿姨。當他長大后,他的妻子不想要他,所以他只是嫁給了他的阿姨。他甚至想到了他和阿姨結婚時想穿什么。問他為什么要嫁給他的阿姨,他每天都說,因為她總是給他買糖和玩具。他希望他的阿姨每天都給她買糖。
幼兒園:新郎和新娘游戲很受歡迎
楊先生在一所省級幼兒園的一個大班告訴記者,許多學齡前兒童喜歡玩新郎和新娘的游戲,這也應該被視為婚姻的敏感時期。她經常聽到孩子們告訴她今天誰結婚了。在自由活動的時候,孩子們經常由一些男孩和女孩扮演新郎和新娘,甚至要求老師參加。有些孩子想嫁給老師。有一個孩子是最有趣的,他每次都要生活老師做他的新娘,問他為什么,他說,因為生活老師經常給他洗衣服。顯然,孩子們不知道婚姻的意義。
楊先生說,因為老師們知道這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特點,他們在玩這些游戲時看起來很可愛。因此,老師通常不會阻止他們。
專家:這是正常反應
南方醫科大學幼兒園校長范文健告訴記者,對婚姻的朦朧渴望是學齡前兒童的正常心理和生理反應。父母不必太緊張,不能粗暴地停下來,也不能心不在焉地微笑,但應該把這個機會作為一個有利的教學時刻。
可以和孩子討論男女的角色。對于婚姻敏感期的孩子,家長和老師可以嘗試和孩子討論男女的角色。比如男生可以當爸爸,女生可以當媽媽。當然,你也可以告訴孩子男孩和女孩的區別。女孩長大后,可以生孩子,做媽媽。當男孩和女孩長大后,他們會嫁給相愛的人。男人成了丈夫。如果他們有孩子,他們就是父親;女人成了妻子。如果他們有孩子,他們就是母親。
你也可以告訴已婚的兩個孩子:你還年輕,不可能像成年人一樣結婚。然而,如果你長大后仍然相愛,你當然可以真正結婚。
父母:做出積極回應
據范校長介紹,學齡前兒童通常非常愛父母。但很多時候,他們不知道如何表達這種愛。因此,有些孩子可能會模仿父母或在電視和電影中看到的成年人來親吻異性父母。此時,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孩子和孩子或孩子和成年人之間不適合這種接吻,這是成年人接吻的方式,孩子親吻成年人,親吻臉頰。
對于那些想嫁給異性父母的孩子,父母應該對孩子的愛表現出積極的反應。他們可以試著對孩子說:我知道你非常愛我,我也非常愛你。當你長大后,你不會想嫁給你的母親。你會愛上一個女孩,這種愛會不同于你對母親的愛。然后,你會嫁給你非常愛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