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只讀過小人物的書。此外,這是一本充滿文字的書。我很高興偶爾遇到一本插圖好看的書。當我有了一個女兒,帶著為孩子們尋找書籍的眼光走進書店時,我發現孩子們的書籍世界可以如此豐富多彩。在女兒的光芒下,我逐漸成為一名圖畫書迷。
當然,兒童閱讀從圖畫書開始,閱讀圖片有很多好處,特別是在兒童閱讀之前,可能是滿足知識欲望的最佳方式。圖片閱讀在培養兒童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和溝通能力、情感發展和多方面培養方面都有很多好處。在這個讀圖時代,很多人都在倡導圖畫書,不難理解真相。但是一旦具體到了自己的孩子,問題就沒那么簡單了。
在與其他父母的交流中,我經常遇到兩個問題。
一個問題:
有些圖畫書文字那么少,圖畫占主要篇幅。這樣的書值得給孩子買嗎?
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值得。但是解釋起來有點難。比如小時候沒看過圖畫書,現在也活得好嗎?
今天的孩子們真的很高興。好的圖片和圖片書籍過去是稀缺的資源,甚至很久以前只能供應在貴族家庭或寺廟里。今天,只要我們愿意,孩子們就可以成為一個享受圖畫書的精神貴族。
如果童年缺乏圖畫書的影響,會有什么缺點?曹文軒先生曾在一次談話中感嘆,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甚至很難吃一些肉,更不用說閱讀圖畫書了。他在閱讀文本方面長大,專注于研究文學和創造文學,但他不得不承認,閱讀圖畫書有一種無與倫比的開放感。他斷言,在未來的圖畫書中長大的一代必須比他們自己有一個更開放的思想。
二是問題:
如何教孩子讀圖畫書?
我對這個問題最誠實的回答是: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如何教女兒讀圖畫書。和大多數同齡的父母一樣,我自己也沒有閱讀圖畫書的經驗。拿起一本圖畫書,我最初的方法就是直接把文字讀給女兒聽。女兒經常要湊在一起,經常要插嘴,指著書說嘻嘻,狗在尿尿,這是誰的腳,為什么鵝要帶傘……有時候我讀完故事,她說你還沒說你弟弟高興得跳起來。有趣的是,她說的很多事情在我讀的文字故事中都沒有。原來都是藏在畫面里的信息。所以我經常不得不放下書,和她一起研究圖片中的東西。
女兒3歲多了,我們給她辦了借書證,她很快就成了兒童圖書館的常客。有一次,她從書架上拿出一本書,翻了幾頁,然后興奮地叫我:爸爸,來吧,這是《偷紫金鈴》。我過去一看,果然是那本書。當時我很震驚!為什么呢?第一,她不認識字,她的識字量只有50字,這五個字她都不認識。第二,她從未見過這個版本的《西游記》。我們只是一起讀了另一家出版社的幼兒版《西游記》,不知道讀了多少遍,其中有一個故事是《偷紫金鈴》。憑借兩個版本的故事在圖片敘事上的相似性,她做出了非常自然的判斷。這段經歷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對于第二個問題,我想可能會有這樣一個答案:向孩子們學習閱讀圖畫書,并試圖愛上圖畫書。如果你也能成為一名圖畫書迷,經常與孩子們交流,謙虛地征求孩子們的意見,那么還有什么困難呢?
對成年人來說,迷圖畫書絕對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兒童文學作家彭毅先生總是堅持說,他認為圖畫書是為孩子們創作的,但也是為成年人創作的。他對此特別偏執。他最常用的論點是美國圖畫書大師希爾弗斯坦的作品。大師最著名的作品是《愛心樹》(TheGivingTree),這本書是黑白的,圖文很簡單。它講述了一棵樹和一個男孩的故事,隱喻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這是一個深刻而感人的故事,據說許多母親在為孩子讀書時都流下了眼淚。
但希爾弗斯坦最讓我感動的是另一本圖畫書《失落的一角》。還是黑白的,圖文比《愛心樹》簡單,作為一本書,甚至簡單到難以忍受。一開始只有一條線,然后出現了一個圓,它缺少一個角落,所以不開心。所以它沿著這條線一路滾動,尋找它失去的角落。它有很多經驗,但都是簡單的勾勒。它終于找到了一個特別合適的角落。然而,當它回到完美時,它又感到遺憾,所以它失去了角落,繼續尋找它……
這是一個包含很多故事的故事,只是簡化成一條線,一個圓,一個角。它感動了我,也讓我想起了我的女兒。如果不是因為她,我怎么能無聊地讀這樣的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