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厭食癥是指在排除其他疾病的情況下,長期不思考飲食、食欲不振或消失,甚至拒絕進食的疾病。隨著時間的推移,精神疲勞、體重減輕、體重減輕、腹脹不適、抗病能力差。
厭食癥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通常伴隨著其他疾病。厭食癥可以發(fā)生在各種季節(jié),但在夏天更常見,因為炎熱的夏季天氣是兒童全年消耗體力最多的季節(jié),也是兒童胃吸收能力相對較差的時期。
兒童厭食癥是各年齡段兒童易患的一種疾病,但在1-6歲兒童中較為常見,城市兒童發(fā)病率較高。
兒童厭食癥的原因
1、乳食不節(jié)
兒童的乳汁有時很貴,食物也很貴。如果乳食不規(guī)律,會導致脾胃損傷,消化吸收功能減弱,或兒童吃太多脂肪、油膩、冷、難以消化的食物,使脾胃不能消化,胃積累,產(chǎn)生食欲不振或厭惡乳食。
2、痰濕滋生
乳母吃了太多的冷飲,或者孩子們喜歡吃水果生冷,使脾陽受傷,痰濕內(nèi)生,影響消化功能,所以不想吃,或嘔吐和唾液。
3、感染寄生蟲
兒童脾胃虛弱,不懂衛(wèi)生常識,容易感染寄生蟲。如果昆蟲繁殖過多,會損害脾胃,擾亂消化吸收功能,使兒童厭食。
4、不良習慣
食欲與神經(jīng)精神狀態(tài)密切相關,不良的環(huán)境或教育不當會使兒童養(yǎng)成厭食癥的不良習慣。
(1)父母強迫孩子吃飯。由于過于擔心兒童營養(yǎng)不足或脂肪不足,一些父母通過欺騙、毆打和責罵等方式強迫兒童進食,導致兒童抵抗和厭惡飲食,導致食欲不振。
(2)不定期進食,多吃零食,擾亂了消化吸收的固有規(guī)律,或者食物中蛋白質(zhì)和糖含量過高,但食欲不振。
(3)環(huán)境影響,父母在孩子面前有意無意地評論自己喜歡的食物品種,也能讓孩子養(yǎng)成偏食的習慣。
(4)其他藥物(磺胺類、紅霉素、氨茶堿等)、疲勞、恐懼、緊張、心情不好等都會使孩子食欲不振。
治療兒童厭食癥的方法
1、基本操作法
(1)將孩子的拇指彎曲,沿著孩子拇指橈側(cè)(不靠近食指一側(cè))的邊緣向指根方向直接推100次(方向一定不能錯)。
(2)將孩子的手掌向上,用拇指或食物、中指從腕關節(jié)開始,沿著孩子小臂向上一側(cè)的外緣直接推至肘關節(jié)200次。
(3)用拇指或中指揉孩子的大魚際100次。
(4)用大魚際揉孩子肚臍2-3指10分鐘。
(5)用手掌或4指撫摸孩子腹部10分鐘。
(6)邊揉足三里穴、脾穴(第十一胸椎棘突旁開約一指)、胃穴(第十二胸椎棘突旁開約一指)每30次。
(7)、先輕輕按摩孩子背后的脊柱幾次,然后從頸部開始從上到下捏脊柱后的脊柱皮膚到尾骨;第二次捏三次,然后抬起脊柱皮膚,稱為捏三提一法。交替后,即:從上到下按順序捏,然后用捏三提一法捏,然后按順序捏,共7次。
2、隨證加減法
(1) 乳食阻滯加:從孩子的虎口使用拇指或食指面,沿著食指附近的拇指直接推到食指尖100次;從兒童肘關節(jié)內(nèi)側(cè)使用拇指或食中指面,沿小臂內(nèi)側(cè)直接推至腕關節(jié)300次;順時針用手指觸摸腹部10分鐘。
(2) 痰濕加:兒童手掌以手掌為中心,從手掌到中指根的橫紋約為2/3,順時針摩擦拇指面100次;用中指端揉捏兒童兩鎖骨內(nèi)側(cè)端之間的凹陷處30次。揉捏時,中指端微微彎曲,向下向內(nèi)揉捏,年齡較大的兒童呼吸起伏。
[注意事項]
1、 手法一定要輕柔,防止損傷皮膚。
2、 要認真找出食欲不振的原因,如伴有其它慢性病,要對癥治療,然后才能同時治療厭食癥或治療。
3、 兒童的飲食營養(yǎng)要合理平衡,高蛋白、高脂肪的攝入量不能過多。
4、 吃飯時不要打罵孩子,不要讓孩子吃太多零食和冷飲。
5、 定期檢查兒童大便是否有蟲卵,服藥驅(qū)蟲。
6、如果這些技術更輕,次數(shù)更少,也可以作為兒童保健按摩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