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不尿床的嬰兒。當嬰兒很小的時候,你可以穿上尿布,隨著嬰兒的成長開始排尿訓練。然而,排尿和排便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許多母親會在晚上反復叫醒嬰兒,讓他排尿,以便讓嬰兒盡快學習。事實上,這將嚴重影響嬰兒的健康。讓我們來看看嬰兒尿尿的一些小知識。
1、世界上沒有嬰兒不尿床。
媽媽疑難:
安安3歲了,白天大小便都不成問題,但是到了晚上,如果半夜不叫醒他,第二天肯定會撐起竹竿“曬地圖”了。最讓我頭疼的是,有時候叫早了,安安還沒尿,哭著拒絕起來:有時候睡得太晚了,但是已經晚了一步。我聽說其他同齡的嬰兒晚上會起床小便。我真的很困惑。安安得了遺尿癥嗎?
小編解釋:
大多數嬰兒可以在2-2歲半的夜間控制排尿,尿床現象會大大降低。但有些嬰兒在2歲甚至2歲半后,白天只能控制排尿,晚上仍然經常尿床。但這種現象也很正常,不是遺尿癥,父母不必太擔心。隨著神經系統的發育,腦干和腦皮質對脊髓的控制不斷改善,嬰兒膀胱對排尿的控制自然會形成并逐漸加強,從而慢慢告別尿床史。
二、晚上不要刻意讓寶寶小便
媽媽疑難:
漂亮的寶寶喜歡尿床,媽媽忙著暈頭轉向。為了讓寶寶不尿床,過早地對寶寶進行排尿訓練,所以漂亮的媽媽會調整鬧鐘,及時叫醒寶寶上廁所。成年人無法忍受一個晚上被叫醒幾次。更重要的是,它只是一個正在發育的嬰兒。
小編解釋:
有的媽媽擔心寶寶尿床,會在晚上反復叫醒寶寶,讓他排尿。但這樣做,往往使寶寶的膀胱無法完全擴張,難以產生明顯的尿意。寶寶不想尿,你只想讓他尿,這是多么讓他感到無聊??!不管寶寶的哭鬧和掙扎,他都必須小便才能離開便盆,這會讓他對小便感到緊張和恐懼。因此,小編建議不要這樣做,給寶寶一個舒適的睡眠。
如果母親仍然決定在半夜叫醒嬰兒小便,那么當母親讓嬰兒在晚上小便時,她必須完全叫醒嬰兒,讓他在清醒的狀態下小便。有些母親害怕影響嬰兒的睡眠或感冒,經常讓嬰兒躺在朦朧中排尿,這種方法不能幫助嬰兒建立正常的排尿反射。隨著時間的推移,嬰兒在睡眠中,如外生殖器被觸摸或做夢會導致排尿,但會增加尿床的次數。
三、“刻意起夜”的危害
我們經常聽到喜歡晚上尿床治療嬰兒的父母說:“在過去,嬰兒被拖著從夢中叫來,但不幸的是,遺尿不僅沒有治愈,而且一直延續到今天”。相反,很多能成功訓練寶寶自覺排尿的家長,晚上幾乎沒有被叫到上廁所治愈?,F在我們來看看“刻意起夜”的危害。
如果你晚上醒來上廁所小便,這意味著晚上的尿量仍然太多,但表面上有所改善。此外,晚上醒來會擾亂睡眠的生物節律,但也會使抗利尿激素的分泌紊亂,其結果是使遺尿成為一種習慣。
此外,這對嬰兒最直接的危害是嚴重影響嬰兒的正常睡眠時間。嬰兒的睡眠與健康密切相關,需要足夠的睡眠,以緩解疲勞,吃得好,玩得好,長得好。
我們也知道,嬰兒的神經系統正在逐漸發展,不斷接受外部環境的各種刺激。從小就注意合理培養嬰兒的睡眠規律,逐漸形成長期有規律的習慣,有利于嬰兒的生長發育。如果你想要一個嬰兒“刻意起夜”,寶寶睡不好,自然長不好,身體規律更加紊亂。
在這里,小編還想提醒大家,為了讓寶寶養成良好的排尿習慣,很多媽媽在寶寶僅僅幾個月的時間里就開始刻意進行排尿訓練。然而,這樣一個小嬰兒的認知和語言理解能力還不成熟,無法承受復雜的排尿訓練。故意排尿會使嬰兒因排尿失調而尿床。讓它走吧。不要太強迫它。
四、如何告別尿床的煩惱
1、調整飲食:讓寶寶每天下午4點以后少喝水,最好避免吃流質或喝很多湯,飯后水果不宜吃西瓜、橙子、梨等水果,睡覺前不宜喝牛奶,以減少膀胱的儲尿量。
2、養成睡前排尿的習慣:每天睡前2小時,不要讓寶寶喝飲料或水,養成睡前排尿的習慣。如果你在睡覺前給寶寶洗澡,讓寶寶睡得舒服也可以減少尿床。
3、睡覺前不要讓寶寶太興奮:讓寶寶每天按時睡覺,睡覺前不要太有趣,不要做劇烈活動或太興奮的游戲,不要看刺激性的電影和電視電影,以免大腦太興奮,促進夜間尿床。
4、白天不要讓寶寶太累:日常生活要有規律,白天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最好小睡一會兒,以免晚上睡得太累,尿不容易醒來,也不容易被父母喚醒。
5、訓練寶寶膀胱功能:督促寶寶白天多喝水,盡量延長兩次排尿的間隔,增加尿量,訓練寶寶適當憋尿,提高膀胱控制力。
6、嬰兒尿床,更寬容:尿床會使嬰兒害羞、膽小、自卑。如果父母不考慮嬰兒的自尊,使用毆打、責罵、威脅、懲罰,會使嬰兒更加緊張、不滿和憂郁,經常害怕,他不愿意告訴父母他想小便,這會導致癥狀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