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規培生(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的核心臨床技能培訓需覆蓋口腔醫學各亞專科的基礎操作和臨床診療能力,具體要求因國家或地區規范可能略有差異,但通常包括以下核心內容:
一、基礎臨床技能
病史采集與溝通能力
- 掌握系統化問診技巧,準確記錄主訴、現病史、既往史等。
- 具備與患者及家屬有效溝通的能力,包括知情同意、治療風險告知等。
病歷書寫與病例分析
- 規范書寫門診病歷、住院病歷及專科檢查記錄。
- 學習常見病例的鑒別診斷與診療計劃制定。
影像學技能
- 口腔X線片(根尖片、全景片、CBCT)的拍攝與解讀。
- 影像學結果的臨床關聯分析(如阻生牙定位、根尖病變診斷)。
二、專科核心技能
1. 牙體牙髓病學
- 齲病治療:窩洞制備(I-V類洞)、復合樹脂充填、玻璃離子充填。
- 根管治療:開髓、根管預備與沖洗、根管充填(冷側壓/熱牙膠)、再治療。
- 顯微根管技術:顯微鏡下處理鈣化根管、根管內異物取出等。
2. 牙周病學
- 基礎治療:齦上潔治術(手工/超聲器械)、齦下刮治術(SRP)。
- 牙周手術輔助:參與翻瓣術、牙周植骨術等操作。
- 菌斑控制指導:個性化口腔衛生宣教(如改良Bass刷牙法)。
3. 口腔修復學
- 固定修復:牙體預備(全冠、嵌體、貼面)、臨時冠制作、印模制取(傳統/數字化)。
- 活動修復:可摘局部義齒設計、頜位關系記錄、初戴調改。
- 全口義齒:無牙頜印模、蠟堤制作、咬合調整。
4. 口腔頜面外科學
- 拔牙操作:簡單牙拔除、阻生牙(如第三磨牙)微創拔除、術后并發癥處理。
- 門診小手術:頜面部膿腫切開引流、軟組織活檢、黏液腺囊腫切除。
- 創傷急救:頜骨骨折臨時固定、軟組織撕裂清創縫合。
5. 口腔正畸學
- 基礎矯治技術:托槽粘接、弓絲結扎、活動矯治器佩戴指導。
- 診斷輔助:模型分析、頭影測量分析(X線片)。
- 隱形矯治配合:數字化印模采集、附件粘接。
6. 兒童口腔醫學
- 乳牙治療:乳牙齲充填、乳牙根管治療、預成冠修復。
- 行為管理:兒童患者合作度引導(如Tell-Show-Do法)。
- 預防技術:窩溝封閉、氟化物涂布。
7. 口腔黏膜病學
- 常見病診療:復發性阿弗他潰瘍、口腔扁平苔蘚的鑒別與用藥。
- 癌前病變識別:白斑、紅斑的臨床表現與轉診指征。
三、急救與交叉感染控制
- 急救技能
- 心肺復蘇(CPR)、過敏性休克搶救、局麻藥物中毒處理。
- 院感防控
- 器械消毒滅菌流程(高溫高壓/化學滅菌)、四手操作規范、職業暴露防護。
四、綜合能力
- 多學科協作
- 參與復雜病例的跨科會診(如正畸-修復聯合治療、種植-牙周聯合方案)。
- 數字化技術應用
- 掌握口內掃描、數字化設計(CAD/CAM)及3D打印技術基礎操作。
- 科研與教學能力
- 學習文獻檢索、病例報告撰寫,參與科室小講課或病例討論。
五、考核標準
- 操作量要求:如獨立完成50例根管治療、30例固定修復、20例阻生牙拔除等。
- 病例匯報與答辯:結業前需提交完整病例并答辯,展示臨床思維與技能。
以上內容為口腔規培的核心框架,具體培訓細節需結合所在醫院的教學大綱。規培期間需注重規范化操作與臨床思維培養,為獨立執業奠定扎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