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宣告放棄,一定要站在孩子一邊考慮問題,不要把孩子本身作為問題的源頭。
沒有任何一個人會無緣無故將自己投入大量精力的產出輕易放棄。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一定是忽略了某些不應跳過的環節,或是定下了某些不切實際的指標導致的。絕不是你的孩子本人,出了什么毛病的緣故。切記,要控制情緒,先站在孩子一邊想問題。你一發火,孩子就沒有重新出發的動力了。
即使你的孩子決定放棄,在沒有找到合適理由的情況下,你還是要尊重孩子的決定。
到了無論如何,孩子也堅決放棄的情況,通常是孩子遇到了某些“跟你們說了也沒用”的棘手問題,本質上,孩子對學科的抵制,來源于你同孩子之間的信任危機。如果在這個時候,你們的關注重點,還在孩子學不學這門課上,那你同孩子的關系就進一步惡化了。
在這個時候,你只有以答應孩子為基礎,才能和孩子進行進一步的對話。不要以為虎媽策略可以為你解決問題,這樣最多只能讓孩子將任何學科學成一門復仇學,為將來的心理疾患埋下種子。
這比什么都不學還要差。
即使到了最后,孩子還是不如鄰居家的孩子,請你不要怪罪于ta,把眼光放長一些。
沒有人天生有超過他人的義務。以超過他人為良好自我感覺的人生是非常可悲的。所以你切記,不能以攀比為邏輯去督促孩子學習,比如:人家孩子為什么考的比你好?而是要問:“你想不想比之前發揮得好一點點?”無論何時,不要拿別人去比,即使全面落后,也要從問題入手,而不是把眼睛盯向別人。
實事求是,拒絕盲目攀比,長此以往,你的孩子必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