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這可能不構成因果關系。
不計其他因素,長時間在民航班機上工作的空乘人員吸收的電離輻射劑量高于在地面上從事常規工作的人,但并不突出:
來自高空電離輻射的吸收量可達 2 到 6 毫希沃特每年,這和空乘人員生活中的本底輻射加起來,仍然低于航空機組人員的建議劑量限額。
將某人身患癌癥歸因于乘坐飛機并不合適。題述的南朝鮮空乘人員打贏了特定的官司,那不代表他們宣稱的結果在科學上就站得住腳。
空乘人員和乘客受到的高空電離輻射劑量與飛行時間、航線緯度(尤其是極地航線)、飛行高度等有關。根據世界各地的研究,空乘人員歸因于航空工作的年均有效劑量普遍分布在 1.5 到 5 毫希沃特。
對于我國,每年飛行 1000 小時的非極地航線空乘人員從工作獲得的年有效劑量約 1.8 到 2.5 毫希沃特。
土耳其航空的國際航線空乘人員從工作獲得的年均劑量為 1.8 到 4.8 毫希沃特。
極地航線,例如北京飛紐約的航線,空乘人員每飛行 1000 小時從工作獲得的有效劑量的最大值約 6.06 毫希沃特。
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ICRP)建議航空機組人員年劑量不超過 20 毫希沃特,我國也采用此標準。
當前世界人群受到的自然本底輻射約 2.1 到 2.4 毫希沃特每年(主要來自空氣中的天然氡)、人工照射約 0.61 毫希沃特每年(其中 0.6 毫希沃特來自醫療設備)。我國人群受到的本底輻射約 3.13 毫希沃特每年。
當前美國人群受到的自然本底輻射與人工照射平均約 6.24 毫希沃特每年(其中 3 毫希沃特來自醫療設備)。
人對電離輻射的年吸收劑量低于 100 毫希沃特時,未觀測到腫瘤發生率統計顯著地上升。
在伊朗藍薩、中國洋江、印度克拉拉等地的高本底輻射地區,一些平民受到的照射量可達 260 毫希沃特每年。高本底輻射地區的癌癥發病率通常低于本國平均水平。
瓜拉帕里的黑沙海灘是旅游勝地,被獨居石碎屑覆蓋的部分海灘的輻射強度高達 175~800 毫希沃特每年[1]。
順便說,在切爾諾貝利“禁區”內已開放的區域步行 1 天,人體受到的輻射量低于坐飛機去烏克蘭途中受到的背景照射量。
這問題的補充說明包含許多想當然的內容,例如“上帝如何如何”、“生物都這樣那樣”。提問者可能是從一些糟糕來源獲取這種不實信息。那些來源的其他內容也將是值得懷疑的。
對于地球大氣,對流層的大氣密度遠高于平流層、電離層、熱層等。只按海拔高度差異對地球大氣談論厚薄,會讓人以為在平流層飛行時受到的大氣保護還有約九成或更多——實際情況顯然并非如此。在極地以外飛行高度超過 8000 米時,電離輻射劑量率的最大值可達 6 微希沃特每小時,遠高于地面上大部分地區(低于一些高本底地區)。在極地飛行高度超過 8000 米時,最大劑量能夠超過 6 微希沃特每小時。
根據觀測事實,從來就沒有什么上帝。
地球生物對電離輻射的耐受力各不相同,人的耐受力不算出色,但顯然輪不到航空那點劑量造成明顯的致癌效果。
“俺尋思不這樣那樣的都死了”是對進化的常見誤解。在知乎,你可以在見證世界的參差時順便一次次看到這玩意。
根據問題日志,這個問題發生過完全改變內容的修改。我不建議如此使用問答網站。對于不同的問題,提問者可以開新的提問,而不是“廢物利用”無人回答的舊問題。如果提問者擔心大量無人回答的問題占用知乎的硬盤容量、妨礙知乎扭虧為盈的大計,那么提問者可以建議知乎系統自動刪除長時間無人回答的舊問題。
參考文獻:
【1】Pfeiffer WC, Penna-Franca E, Ribeiro CC, Nogueira AR, Londres H, Oliveira AE. Measurements of environmental radiation exposure dose rates at selected sites in Brazil. An Acad Bras Cienc. 1981 Dec;53(4):683-91. PMID: 7345962.